“嗯,我洗耳恭聽。”
曹琮應了一聲。
“首先是裁減的老弱和不能打仗的士兵,朝廷這邊預估怕是得數十萬,這一百二十萬人,最好是裁撤到八十萬左右,雖然我覺得六十萬就行,但地方上還是必須要有一定留守。”
趙駿說道“叔父也知道,現在國內并不太平,地方很多不服王化的少數民族嗯,我們稱之為蠻夷,朝廷需要靠羈縻府來維持統治,可這些人也時常叛亂,因而留下一定數量的廂軍還是必須要有。”
曹琮眉頭就皺起來,眼睛里展露出一抹愁容,裁撤那么多人,這可如何是好
“這部分裁撤的人,朝廷也不能全部把他們安置起來。”
趙駿解釋道“但把他們放走又浪費人力,所以我就在想,以另外一種名義養著他們。將門勛貴成立幾家私營商行,朝廷也會入股,朝廷會把裁撤的老弱安置歸鄉,分給他們田地,裁撤的青壯商行可以招募進來。”
“這商行有何用”
曹琮問。
“很簡單,興辦鋼鐵廠、修建道路、驛站、水渠、河流都要人。”
趙駿說道“由朝廷出資大搞建設,錢交給伱們,你們再分發下去,也省得士兵們在營中每日無所事事。除此之外,你聽說陳海忠他們的事情嗎”
“嗯,滿汴梁都在傳。”
曹琮點點頭。
“這一趟朝廷出資一百余萬貫,他們卻帶回來了價值五百余萬貫的金銀,以及二百多萬貫的銅鐵,獲利可謂是七倍有余。”
趙駿笑著說道“這商行最重要的,就是組建船隊,由朝廷和你們共同出資,遠航海外。相比于你們每年靠這點錢財度日,還不如賺上一筆大的,叔父以為如何”
“真的有這般暴利”
曹琮驚訝道。
“那是自然,以曹家跟陛下與我的關系,我又怎么可能誆騙叔父呢”
趙駿信心滿滿地回答道。
曹琮想了想,微微點頭道“若是如此的話,我是贊成此事的。”
“這就太好了,此事官家和我都希望大家都能夠知道,冗軍讓朝廷的國庫支出負擔太重,朝廷也是沒有辦法,不過朝廷也不會虧待大家。”
趙駿說道“可能剛開始起步會比較難一點,一旦走上正軌的話,情況就會好很多,希望叔父還有諸位勛貴能多擔待。”
“嗯。”
曹琮應了下來。
隨后趙駿又與他聊了一些別的事情。
如他建議曹氏把現有的武器制造工坊進行改型,與武安鋼鐵廠那邊對接,將生產方式從軍工改為民用。
現在大宋全國各地農具都稀缺,鋼鐵產量提升上來之后,擴大農具生產也能提高生產力。
其次是可以承包地方官府的項目,修橋鋪路,挖渠建壩之類。
雖然這可能造成官商勾結。
問題是目前大宋沒有承包商,先把商行開起來,也算是半個國有企業,嚴抓一下質量,應該是沒有什么問題。
其它還有一些賺錢的門路,也都一一說明,聊了一個多小時,趙駿才算是告辭離開。
回去的路上,趙曇還要跟表舅玩,曹苗芯拍了他一巴掌才算老實,扭過頭見老公的臉色不是很好看,納悶道“夫君,怎么了”
“你出身將門,冗軍的問題你是知道的。”
趙駿平靜地說道“我與叔父就是談這件事,希望將門能夠從軍隊里脫身出來,轉到別的行業里去。”
“叔父沒有答應”
“答應了。”
“那為什么”
“但我看他并沒有多高興。”
“換我我肯定也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