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并沒有把路堵死,而且也給了他們從事別的行業的門路,賺的只會比軍隊里多。”
“哈,夫君,這就是你不懂了。”
曹苗芯笑了笑道。
“哦”
趙駿不解道“哪里不懂了。”
“他們每年固定都能拿不少,現在讓他們從事別的門路,誰會答應呢”
曹苗芯搖搖頭道“人都是貪婪的,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新的門路在確定能賺到錢之前,誰會把舊的門路扔了何況哪怕新門路確實賺錢,可為什么不能兩個門路一起賺錢呢”
剎那間,趙駿被點醒了。
他頓時明白,想忽悠將門勛貴們恐怕不容易。
“那你的意思是”
趙駿腦子轉得飛快,說道“可以打造一個典型”
“我倒沒想那么多,只是覺得如果讓他們看到新門路確實賺錢,或許會答應吧。”
曹苗芯回答道。
“嗯。”
趙駿微微點頭道“曹家就是這個典型。”
沒有比曹家更合適的了。
馬車徐徐離開,趙駿自以為只要把曹家這個典型造好,讓將門勛貴們看到這其中的利潤,就能萬事大吉,和平解決三冗問題。
然而曹府內,在趙駿走后,曹琮的臉色也一直不是很好看。
陪著他一起送趙駿曹苗芯出門的后妻李夫人扭過頭見他精神狀態不太好,便納悶道“夫君,怎么了”
“唉,多事之秋了。”
曹琮搖搖頭。
“到底是何事讓夫君如此憂愁”
李夫人不解。
“朝廷想要解除三冗之弊,其中冗軍之事,與我將門有關。”
曹琮回答道。
李夫人自然也不是什么小門小戶出身,而是北宋初年宰相李昉的重孫女。
宋代文官、勛貴、將門、宗室之間糾葛很深,互相聯姻,早就把朝廷上布置成了一張大網。
而且他們還有很多門蔭名額,范仲淹一個普通家庭出身,非宋初權貴,歷史上搞慶歷新政面對他們,自然是處處受到掣肘。
此刻李夫人聽到朝廷要對冗軍動手,亦是皺起眉頭道“今天外婿過來,就是說這件事情嗎”
“嗯。”
曹琮背負著雙手往后院慢慢篤步走。
院子很大,周圍也有一些奴仆在打掃衛生或者修剪花草,他把聲音放小一點說道“政制院打算清查兵冊,裁減冗軍。”
“這不是不給我們活路嗎”
李夫人一下子就不高興了,埋怨道“官家和知院還是曹氏外婿,怎么能如此對我們”
“給了我們活路,你知道昨日遠洋的船隊回來了吧。”
“自是知道的。”
“他們去了五十多艘船,六千余人,花了約一百多萬貫,帶回來價值約七百萬貫的金銀銅。”
“這么多”
“嗯,朝廷的意思是讓我們也組建船隊,前往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