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無法無天正文卷第二百七十六章杯酒釋冗軍趙駿顯然不知道將門以前有多混亂。
由于朝廷的放縱,使得將門勛貴子弟肆意妄為。
從宋初開始,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以至于讓將門勛貴奉旨斂財。
史料記載,石守信“累任節鎮,專務聚斂,積財巨萬”;王全斌“破蜀日,奪民家子女玉帛”,縱兵大掠蜀中。
王仁贍破蜀之日,“納李廷珪妓女,開豐德庫取金寶”;楚昭輔“頗吝嗇,前后賜予萬計,悉聚而畜之。
其余崔彥進、曹翰、張鐸、田景咸、王暉、李漢超等宋初將領,個個都是撈得缽滿盆滿,滿肚肥腸。
嚴格來說也不怪他們,是趙匡胤逼著他們這么干的,如王全斌杯酒釋兵權之前挺好一個人,“輕財重士,不求聲譽,寬厚容眾,軍旅樂為之用”。
杯酒釋兵權后,他像換了個人似的,克蜀之日,竟自己帶頭,放縱部下大肆搜掠蜀中,“侵侮憲章,專殺降兵,擅開公帑,豪奪婦女,廣納貨財,斂萬民之怨嗟,致群盜之充斥。”
顯然這么做純粹就是為了自污求保,不得已而為之。
可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宋初將門勛貴雖然沒了兵權,卻有了頗高的政治地位,十分囂張跋扈,即便是干了壞事,趙匡胤和趙光義也往往會保下他們。
如此上行下效,不少將門勛貴子弟自然也不會太收斂,橫行霸道,目中無人,甚至還有人隨意殺人,吃人的一位將二代王繼勛。
不過到了宋真宗宋仁宗時期這種情況就好了許多,初代武將基本上都被解除了兵權,兵權被皇帝牢牢住在手里。
再加上趙恒和趙禎又跟將門沒那么深厚感情,基本上就不怎么包庇他們,反而開始重用文官,一旦御史、諫官之類的彈劾武將勛貴,往往就會嚴厲懲治他們。
所以到了這個時期,武將勛貴的二代三代們收斂不少,至少不敢明著再搞事。
也因此趙駿還以為武將勛貴們特別低調,卻不知道他對軍隊內部情況不怎么了解,根本不知道武將勛貴在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上還是干了很多違法亂紀的事情。
還天真地以為將門勛貴們是對前景有所擔憂,只要給他們樹立典型,讓曹家發家致富,其他家族也能順利跟進,從而解決冗軍的問題。
于是,在九月初政制院常例會議上,趙駿提出了慶歷四年愿景計劃,徹底解決三冗問題。
既,在軍隊上,淘汰大量老弱病殘,給老弱分發田地。成立國營公司,讓不能打仗的青壯參與修建河道、開挖水渠、水利設施等工程,甚至還可以參加海外航行。
目前暫時保留的軍隊數量大概在八十萬即可,預計淘汰四十萬人左右。剩下的八十萬人當中,廂軍占三十萬,禁軍占五十萬。如果地方廂軍老弱過多,將調撥部分禁軍轉為地方廂軍。
在武器裝備上火器先供應范仲淹率領的那五萬精銳禁軍,另外七十五萬部隊依舊以冷兵器為主,哪怕鋼鐵產能即將爆發式增長,但也需要時間,哪這么快的速度
所以集中優先供應精銳,保證軍隊戰斗力才是最好的選擇。
如此一來,一番措施,也能解決被淘汰后的幾十萬士兵的生存問題,同時把原來的軍費開支,轉變成為了工部的建設開支,變相地削減軍費,增加建設費用,可謂是一舉多得。
在官員上,強調官員優選優調,政績出色的優先安排升職和調派,若是政績不出色,甚至政績很差,哪怕不貪不占,也得不到升遷,還要記過以及降職、罷官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