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咱們店宅務管理的公宅。”
“多建公宅嗎可城里哪還有地建公宅啊。”
“那就在城外建。”
趙駿說道“明年開始,把官府建設的工坊全都搬遷到城外去,再通過廉價地租,把城里的私營工坊也吸引到城外去,將城鄉結合部搞出來,這樣人口就會往城外流動,也能緩解城內的租房壓力。”
這建設一個國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高屋建瓴,有未來的發展可以照抄照學。但畢竟是古代社會,不管從發達程度還是體制程度與后世還是不一樣。
所以每一步的建設都要小心謹慎,按部就班,不能一蹴而就。
現在的情況就是,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趙駿哪怕領先那么多時代,也無法提前預知問題,在源頭上解決。
或者說他能夠預知問題,可問題實在是太多了,他是人不是ai,不可能什么事情他都提前做好。
因而也只能一步步來。
蔣堂擔憂道“城外的建設很差,各種設施也跟不上,貿然把工坊都遷過去,會不會造成什么問題”
“不會的。”
趙駿笑道“工坊最大的需求是什么是交通,汴渠又不止城里有,西城外,東城外,南城外都有河流用于交通,工坊把商品做出來,通過河流把商品運走,就是他們最大的需求。而其余配套設施則需要的是工坊,工坊到哪,他們自然也會跟著去哪。”
“原來如此。”
蔣堂一想也是,工坊制造需要的是原材料以及商品成品售賣,這兩樣都要交通,只要在運河邊上,不就都能解決了嗎
趙駿又沉吟道“這典房制度和全租房一樣,房價一直在攀升的時候,這個問題不明顯,也不會給百姓造成什么麻煩。一旦房價下跌,會出現韓國那樣暴雷,以后麻煩就大了。”
“漢龍的意思是現在整改”
晏殊連忙關心詢問,他手底下房產可多了,史料記載這廝甚至有很多家店面,而且大多數都以這種形式租賃出去,要是整改的話,那他就損失大了。
趙駿想了想道“暫時先不整改吧,照目前的形勢來看,汴梁的房價估計還能漲個百來年,大面積暴雷估計是不會出現。但我們也不能把雷埋給后人,法律上不禁止典房,可必須要從政策上扼制。”
“如何扼制”
眾人也都很關心,他們這幫宰相個個非富即貴,除了少數幾個如蔣堂這樣的以外,哪家沒多幾套房子
“首先是建立各部門家屬院吧。”
趙駿說道“官員就別在外面租房住了,有能力的自己買房,沒能力的就住家屬樓。其次是剛才說的把人口往城外遷徙,扼制城中房價。接著就是城市化擴張,把岳臺、清城納入開封府。最后就是繼續增大廉租房建設,幾輪下來,平抑房價,自然也就能扼制典房制度。”
人口都流向城外去了,房價就會降低,能租的房子以及廉租房多了,自然能讓租金下降,租金和房價降了下來,典房制度就會變得不太劃算,那選擇這個制度的人就會越來越少,雷當然也不至于埋到以后去。
“嗯。”
眾人聽了也沒說什么。
雖然這樣做會一定損失他們自己的利益,但這畢竟是對國家發展有好處的政策,誰敢阻撓啊。
當下他們就開始商量了一會兒細節。
而到了上午巳時末,眼看就要吃中飯的時候,外面范仲淹急匆匆進來道“出大事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