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聽到父親說官家發明了水泥還很驚訝,畢竟聰明人愛琢磨,發明一兩樣東西倒也正常,但若是很多東西都是那人發明,那簡直是天縱之才了。
“不止呢,還有新的漚肥法、醫館用的那什么大蒜素、牛痘防天花、白糖、蜂窩煤”
那路人掰著手指頭數道“特別是那蜂窩煤,真的很好用,現在家里燒水都用這個,比以前省了不少柴火。其它的我也不知道了,若是小郎想知道的話,就去找幾份以前的報紙看看。”
得益于趙駿筆記本電腦里有不少穿越歷史,趙禎就以在穿越里找發明為由,要走了筆記本電腦。
他現在每天只干五件事上早朝,上午看,玩玩筆記本電腦。下午崇政殿常例開個會,然后去后苑搞實驗,晚上和妃嬪敦倫。
就這樣幾年下來,還真讓他在歷史里找到了不少好東西。
除了玻璃缺乏蘇打不能造以外,元朝出現的白砂糖黃泥水淋脫色法,十八世紀出現的牛痘防天花法,甚至連蜂窩煤配方都搞出來。
連趙駿都不知道蜂窩煤怎么搞,他在今年三月份的時候偶然翻到了一本里居然有記載。得知了完整的蜂窩煤制造配方之后,趙禎如獲至寶,迅速在后苑自己開始進行實驗。
除開前兩天花時間做了一個蜂窩煤模具以外,剩下的僅僅只用了一天時間,他就通過加入各種原材料,按照比例分配,成功地研制出了蜂窩煤。
于是朝廷在五月份就興辦起了蜂窩煤廠,唯一可惜的是現在正是夏天,蜂窩煤作用不如冬天大。
但就算是這樣,也引起了很多百姓購買。
畢竟隨著汴梁人越來越多,城外的森林都快被砍伐一空了,柴價和炭價越來越貴,往往需要從很遠的地方運柴進來才能滿足百姓的需求。
有價格低廉且耐燒的蜂窩煤,還有附帶的煤爐賣,又有報紙宣傳,百姓自然愿意嘗試一番,看看效果。
只是說是價格低廉,其實也只是跟柴火比起來稍微便宜那么一點點。
汴梁的生活成本還是太高,柴炭價本來就貴。
主要在于汴梁也不產煤炭,還需要從外地運來,因此想要大范圍生產蜂窩煤,繼續降低價格,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可能真正普及的話,大抵要到年底去了。
并且柴炭也是很多打柴人、燒炭翁的衣食所系,朝廷也不能一刀切,只能先一步一步地規劃過度,不可能馬上就大規模生產。
但即便如此,路人的話也讓年輕人震驚不已。
現在東京的變化確實讓人難以想象,跟九年前的汴梁完全是兩個地方,不僅城市規模擴大了很多,就連街道布局,城市建設也變了太多,讓他有些無所適從。
當今的官家,還真是神人啊。
青年人感嘆了一聲,隨后與父親一起踏入了這車水馬龍之中。
暮夏的陽光照在街道上,明明熾熱的天氣卻絲毫擋不住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們。
鱗次櫛比的街道比以前更加繁華了不知道多少,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各坊市間掛著絲帶在風中搖曳。
“小食勒,涼食勒,便宜又好吃哦。”
“新鮮的米糕,新鮮的米糕,客官要嘗一嘗嗎”
“冰糖葫蘆,有好吃的冰糖葫蘆。”
“西域來的香料咯,快來看一看,都是各色的好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