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好的夏茶,剛采摘的夏茶,還嫩著呢。才剛炒出來,來聞一聞這茶香。”
小販們賣力吆喝著,各種各樣的飯香、茶香、香料以及其它不知道混雜了什么香臭的味道撲鼻而來,給人一種雜亂的感覺。
父子二人穿過大大小小的街道,差不多到了飯點,距離他們的店鋪還有點遠,中年男人問道“當世,餓了么。”
他話剛說完,附近一個店小二立即湊了上來,露出討好的笑容道“客官,遠道而來,若是餓了,小店有茶水、糕點、飯食,應有盡有,還有海外來的新胡椒炒菜哦,知院最喜歡吃這個。”
“胡椒炒菜”
年輕人聽到這句話,頓時來了興趣,聞著飯鋪里傳來的香味,就說道“父親,我剛好也餓了,我們進去吃飯吧。”
“好嘞,客官里面請,是一樓大堂還是二樓靠窗”
“二樓吧。”
“掌柜的,客官兩位。”
店小二吶喊著。
飯店來來往往,進進出出,店外攤販林立,人潮涌動。
父子二人被引到了二樓靠窗邊。
點完菜后,年輕人望向窗外,在高處更能看清楚此時汴梁的風景。
他看到在北面有一棟高樓正在豎起,約有五層樓高,除了七層的繁臺寺塔以外,這已經是最高的磚樓了。
而且它外面涂了紅漆,造型并非方方正正,而是圓形筒子樓設計,上面還有斗拱飛檐,打眼一看,還以為是相國寺的廟堂,可又完全不一樣。
“當世,看那邊。”
中年男人忽然指著遠處連排數棟的高樓,感慨道“是樊樓,當年為父還帶著你來過,卻又很快走了。”
“是啊,當時孩兒差點釀成大禍。”
年輕人感慨。
他正是馮京,時隔九年,再次回到汴梁。
中年人便是馮式,他說道“此番回東京是為了參加科考,這段時間伱可以在家中的店鋪讀書,也可以出去游玩找找同窗,但切記謹言慎行。”
“是。”
馮京應了一聲。
當年他被父親帶著離開開封,回到老家廣西滕州之后,就開始發奮讀書。
過了幾年馮氏的生意有所變動,就落籍去了湖北鄂州。
他在鄂州繼續讀書,準備科舉考試。
結果馮式打聽到朝廷最近幾年大力發展科學教育,已經在科舉當中加入數學,而且有風聲會加入化學與物理。
但馮京之前并沒有讀朝廷開設的公辦學校學習數理化知識,這顯然可能會造成以后他考不上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