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本來想說點什么,但想到知院不允許對外透露他的身份,就只好說道“是他。”
“厲害,不愧是副帥。傳聞這位周先生素來是只聽其詞,不聞其人,我去汴梁數次,想探尋一番都一直找不到他,他卻愿意見副帥。想來也是副帥詞寫的好,讓他心心相惜所故。”
趙曉之連忙問道“不知道他長什么模樣”
“他”
柳永有點頭皮發麻,只好含糊其辭道“大抵五十上下,但面容頗為英俊,想望風褱,可謂天人之姿也。”
“當得副帥如此夸贊,那確實是人中龍鳳”
趙曉之笑道“我曾經拜讀這位先生的文章,字字珠璣,令人難以忘懷啊。”
周樹人如今已經是活躍在大宋文壇的一位奇人了。
除了寫詞以外,他還會針砭時政。
比如他曾經撰文為科學發聲,說科學才是未來,大宋要積極發揚科學。
他還寫文章表示人格平等,不應有貴賤之分,抨擊了奴隸制度,表示堅決擁護大宋的廢奴法律。
除此之外他也寫過不少關于對底層百姓、官場現狀的探究和意見,言語間令人深思。
由于他寫的很多文章頗有深意,且經常與朝廷的政策不謀而合,導致他在民間受人膜拜,官場上不少官員都看他的文章來判斷朝廷未來風向。
唯一的問題可能就是周樹人探討過地主和官僚主義,直言地主和官僚主義就是阻礙社會進步的障礙,讓不少官員和地主痛恨他。
不過因為周樹人神龍見首不見尾,幾乎從來都沒有人見過他長什么模樣,即便有人想找他麻煩,也從未實現過。所以他一直很安全,倒是成為報紙、雜志、刊物的常客。
“周先生自是一位高人,他的文章還是要多讀才是。”
柳永隨口應了一句,便打算轉移話題。
就在此時,外面卻是忽然一片雜亂的聲音傳來,聲音最開始還很遠,但很快越來越大,也愈發清晰。
好像是有人齊齊高喊著什么,各種口號滿天飛,讓柳永和趙曉之的眉頭都是一皺。
兩個人拉開了船上的窗簾,此時船只早就順著運河飄到了蕭山縣,運河穿蕭山縣而過,兩側就是沿河木屋,前方則是一架拱橋。
東側街道上人來人往,很多穿著綾羅綢緞的人舉著牌子。
有人大聲高喊道“我們要求廢除攤丁入畝,朝廷不該與民爭利,巧取豪奪”
“廢除攤丁入畝,朝廷不該與民爭利,巧取豪奪”
那人喊一句,周圍人應一句。
接著又有人喊道“害國惡法,損民肥私。暴政當廢,決不能留”
“害國惡法,損民肥私。暴政當廢,決不能留”
周圍人再次高喊。
柳永放下窗簾,趙曉之嘆道“愈演愈烈了。”
“這些人一個個肥頭大耳,穿著華麗,皆是地主豪民,家財萬貫之輩,他們有什么資格說朝廷與民爭利”
柳永冷笑一聲。
趙曉之愁眉苦臉道“話是這么說,不過帥司那邊已經跟他們談了很多次,卻沒有任何成效。朝廷也沒有個章程下來,這么鬧下去也不是辦法,街市都不能營業了。”
“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