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閉上了眼睛,在船間休息,淡淡地道“朝廷會出手的。”
準確來說。
應該是知院會出手的。
他沒有再繼續關注窗外,靜靜地休息。
船只顛簸,向著會稽進發。
從四五月份開始,兩浙路地主抗議去年攤丁入畝的新政愈演愈烈。
其實去年年底就有了,但當時規模不大,只是以蘇州幾個大地主為首的一些人,聚集了數十名地主前往轉運使衙門門口抗議。
當時兩浙路轉運使杜杞邀請他們入衙門一敘,好言詳談,雖然那次沒談出結果,卻也讓他們消停了一陣。
不過從慶歷六年三月份開始,兩浙路的地主們就又躁動了氣來,先是一百多名地主聯名找杜杞情愿,在杜杞再次與他們協商無果之后,就已經有人在杭州聚眾游行。
到四五月份,事態就從杭州蔓延開來,蘇州、秀州、湖州、常州幾個太湖流域附近的州就出現了大規模抗議活動。
如今連錢塘江南面的越州也開始了,怕是要不了多久,就會席卷整個江浙路。
沒辦法。
去年下半年的時候地主們就被收割了一次秋稅,當時捏著鼻子認了。
眼下又是夏稅開始,又得交一次稅。
那肯定要抗議啊。
特別是作為太湖流域這種產糧主要地區的大地主們,受損最嚴重的就是他們。
所以風暴也就漸漸蔓延開來。
不過目前事態還算可控,地主和官府都相對較為克制,并沒有發生直接沖突。
只是地主們示威游行,鬧得街道雞飛狗跳,影響街市繁榮。
想來以后朝廷會出面解決。
而就在江浙地區地主們鬧事的時候,民間卻又是另外一副光景。
衢州開化縣馬金鎮豐源村,這里位于后世開化縣北面,因為依靠馬金河而得名,處于群山環繞當中。
古代的浙江地區跟后世的廣東很像,后世廣東除了珠三角地區以外,其它地方特別是山區都不算富裕,古代的浙江也是如此。
除了長江三角洲以及太湖流域以外,東南丘陵的山區在古時候一直都相對貧困,甚至在三國東吳時期,這里干脆就是百越部落的居住地,與東吳政權多次交戰。
此刻群山環繞之間,一棟棟木制房屋錯落分布在山里,如果湊近了看,還隱約能夠看到在那些房屋墻上,用石灰抹著各種各樣的字。
多種地,多修路,多攢糧,能致富。
永不加賦是國策,任何人敢多收村民一分稅,那就是國家的敵人。
有困難就找官府,官府不能解決困難就上報御史司。
村鄰友好,應當互相幫扶。
攤丁入畝讓百姓少繳稅,多生孩子,多種紅薯、土豆、玉米。
在山林間開墾出一片片菜地、梯田,百姓從溪水里挑水種地,原本貧瘠近乎難以生存的村子,日益有了溫飽。
正是五月份,交夏稅的日子,村子里并不熱鬧,太陽高高懸在空中,就像是能把人都曬暈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