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四雙手叉腰,田埂間搖著頭道“但可惜的是雨一點都沒下,村民們也就夠自己吃的,怕是今年的稅納不上去了。”
“這個你不用擔心,朝廷對于災情的地方自然有免稅的政策,上報申請了賑災糧嗎”
“上報了,縣里昨天派人來調查了,估計要不了多久就會到。”
“嗯,此事我會關注。”
章庶雙手背負在身后,目光看到遠處挑水的隊伍正深一腳淺一腳地從山下艱難地挑水上來,可這些人都是四五十歲以上,有些甚至是老人,于是問道“現在有多少青壯”
劉四說道“咱們豐源村其實就是附近十多座山里的百姓居住地,有村民三百余人,青壯將近百人。”
“他們如今在何處”
“在山下打短工,幫人割點稻谷,賺點吃食。”
“每日多少文”
章庶追問。
劉四撓撓頭道“不給錢,就給點吃的。”
“唔”
章庶抬起頭看向四方。
山林茂密,林間綠蔭森森,光看景色,卻是不錯。
但空氣里燥熱,村莊仿佛沒有人煙,村民地里翻找著紅薯,小孩和老人在山里挖著野菜,猶如沒有生機,只有死寂。
可即便是如此,比往年也好了許多。
如果沒有朝廷賑災,沒有紅薯土豆,按照以前,怕是會死不少人。
在這一刻,就連章庶這樣的官員都不由得感覺到朝廷這幾年的變化,讓天下百姓都受益。
誰能做到這樣深山老林里在發生旱災的時候不死人呢
可這還遠遠不夠。
章庶步入村子里,沿著田埂間走著,雙手背負在身后,向劉四了解著村子里的情況。
衢州山區很多,除了豐源村以外,還有一些山里的村莊也是如此。
山里出不了大地主,最多就是幾個土財主,災年的時候連土財主都自身難保,所以哪怕能生存下去,最多也就是勉強生存。
有幾口紅薯土豆吃,不至于讓人餓死,可若是生病了就要等死,這就是目前大宋最貧困村莊的現狀。
“走吧”
章庶最后又看了眼這深山,隨后說道“回去好好合計合計,朝廷要招募村壯,想辦法在山里修一座儲存水的大水庫,興許以后就常年有水了。”
現在正是朝廷頒布政策全國大基建的問題,水庫就包含在其中,但水庫需要水泥廠,而朝廷二月新政后,衢州官府就已經根據上面的指示在籌備水泥廠和磚廠,也許這件事情會有著落。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