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政制院就相當于古代丞相擁有的相權,政制院知院趙駿就是擁有除絕大多數禁軍以外,擁有廂軍和皇城司禁軍指揮權的皇帝。
說趙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顯然是有失公允,因為名義上的上面那位,也經常被他威脅、恐嚇、cu,甚至是毆打。
所以如今趙駿權勢非常大。
十月八日的早朝結束之后,趙駿就端著一壺茶坐在了自己的辦公桌上,旁邊晏殊正在和他閑聊。
“今天早朝還是挺熱鬧啊,官家當場奪情了宋公和蔡公,他們就又能連任了。”
“但與之相對的,他們自然也要放棄推薦的權力。”
“有舍才有得嘛。”
“怎么感覺拉日叔你好像很高興的樣子。”
“哪有,不過漢龍你的地位卻是穩如泰山,當年你還跟老夫說要當常務副皇帝,怎么樣,現在如愿了吧。”
晏殊笑著說道。
早上政制院改組的事情已經提上日程,蔡齊和宋綬裝模作樣地上書表示要辭職下崗了。
畢竟現在朝廷有規定,州縣以下依舊是按照以前一樣,三年磨勘,也就是當三年知州或者縣令就應該調任它地,這也是為了防止知州和縣令在地方上與地方勢力勾結,從而墮落腐敗。
路以上就屬于高級大員,五年一換。包括各路轉運使、安撫使等五司主官,還有政制院下轄的五十多個部門主官,都以五年期限。
政制院是個例外,可以干兩任,總計十年。
然而趙禎當場宣布,趙駿這個知院不受任期限制,可以一直當下去,引得朝野震蕩,很多官員頗有微詞。
雖說趙駿受到整個政制院宰相以及他們附屬勢力的支持,而且他自己也有不少小弟,如李迪、夏竦、楊察、楊告、趙拚、陳希亮等,在朝野當中勢力很大。
但丁謂當年權傾朝野都還有無數人反對呢,更別說趙駿這個非進士出身,又不是下級官員步步升上來的黑馬了。
一步登天聽著舒服,可也必須要承擔的是無數人的嫉妒、眼紅、不服。
所以這十年來趙駿看似一帆風順,可朝野上下很多人看著,稍有不慎,就是無數人上書彈劾。要不是政制院諸多宰相和趙禎的態度堅決,怕現在也早就下臺了。
“拉日叔你這話說的,你這個老同志覺悟還是低了,官家和萬民百姓把這個位置給了我,我要做的就是服務于官家,服務于大宋,服務于萬民百姓,怎么能說我是常務副皇帝呢”
趙駿瞇起眼睛喝了一口老干部茶,那狡黠的眼神就像是一只小狐貍。
在官場浮沉也那么些年了,又跟著呂夷簡這個官場斗爭經驗極為豐富的老狐貍學了那么久,總該是增長了許多智慧。
“你呀,在我面前還耍滑頭,都是知根知底的人,用得著這樣打官腔嗎”
晏殊笑著調笑了一句。
自從呂夷簡和王曾下崗之后,他現在就隱隱取代了呂夷簡的位置,只在趙駿之下了,兩個人說話自然就沒有那么多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