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晏殊的政治態度其實一直很明朗,那就是做個政治不倒翁,不偏不倚,站在絕對中間的位置。
而且即便趙駿推行什么政策,他也是全力支持的,那自然也就無需當外人看。
兩個人說話間,外面就有政制院的值班官員匆忙進來道“知院、同知,西北戰況報告,我軍已經攻下了青塘和卓啰和南,現在李元昊正在率軍回防。”
“哦”
趙駿接過那官員給的戰報打開掃視了一眼,這是韓琦的上書,向政制院說明了一下現在西北的情況。
“韓琦很急啊,聽說他甚至親自抵達了前線觀戰,催促將士們奮勇殺敵。”
晏殊湊了過來。
趙駿笑道“政制院改組在即,他能不急嗎不過也沒他的份,就算有人舉薦他我也不會答應的,這人打仗不行,搞政治是一把好手,不過資歷太差,政制院需要的是一群老成持重的人。”
這話也明顯,意思就是政制院需要一群老頭。
倒不是趙駿打壓年輕人,而是他需要考慮自己的利益。
政制院年輕化是一件好事,然而越年輕就越說明有自己的政治主張。
像慶歷新政那群新黨,還有后來的王安石、呂惠卿等人,都是三四十來歲,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宰相,然后大刀闊斧的改革。
若是他們進政制院,有自己的政治主張,與趙駿的政治主張違背,顯然就可能會造成政制院內部不穩定。
所以進來一群老頭更容易控制。
老頭年紀大了沒那么大動力搞改革,政制院自然也就變成趙駿的一言堂。
雖說這樣做好像有點打壓異己的意思,然而很多時候就必須要這么做才能維護得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否則就可能會造成政治權力的流失。
而且這已經是最溫和的方式了,相比于后世西方政治選舉,馬克吐溫那篇競選州長都算是正當競選手段了。
何況趙駿現在在搞的是強人政治,以強大手腕讓國家發展起來,肯定是不會提拔一些阻礙進來給自己找不痛快,因而在政制院入選宰相的時候,他肯定是要親自把關的。
晏殊自然也明白他的意思,笑了笑道“既是如此,你自己好好把握就行。”
“現在咱們在西北的戰略任務就算是完成了,奪了西夏的那么大片土地,也該西夏肉疼了,接下來就讓韓琦好好守著西北吧。”
趙駿想了想,隨后說道“從今年開始,讓韓琦嚴厲打擊西北的走私商販,斷絕與西夏的一切商貿活動,并且嚴厲制裁他們,不允許任何西域商人與他們貿易,我要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內,讓西夏經濟陷入癱瘓,讓他們內部自己土崩瓦解。”
謀劃如此這久,到了今日就該圖窮匕見了。
西夏和遼國都大力發展軍火去了,而且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都被宋國控制。現在開始經濟制裁,沒有了商業,他們的牧民沒有了茶葉、鐵器來源,他們的牛羊無法售賣,冬天來了就只能凍死。
到時候整個草原都將陷入經濟崩潰,恐怕要不了多久,都不需要大宋出手,西夏和遼國就會陷入內亂,從而讓大宋輕易擊敗攻占。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