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在悠久
燕云,就在大宋正處于高層政治變幻的時候,東北的戰事也進入了到了白熱化。
大宋樞密副使兼海軍總管狄青率領大軍如一把鋒利的刀子一般直插入遼國腹地,切斷了遼國中樞。
短短的兩日之內,宋軍連續五次作戰,擊退了試圖奪回榆關的遼軍。
在榆關站穩腳跟,狄青從船上搬來大量火炮和彈藥,將榆關以及榆水沿岸全部封鎖起來,讓遼人一名騎兵都不得過。
這種情況下,消息迅速傳到了遼國皇帝耶律宗真耳朵里。
十月中旬,耶律宗真正在與宋軍對峙,雙方雖然還沒有正式大規模開戰,但兩邊的偵察斥候已經早早地交上了手。
但很可惜的是基本上是宋軍在壓著遼軍打。
畢竟幽燕之地屬于華北平原的一部分,大片地區是廣袤平原區,兩邊斥候遠遠的見到,宋軍就直接開始舉槍射擊。
從遼軍在百步開外沖鋒,到沖到宋軍臉上,士兵已經被射死大半。即便是近距離戰斗也討不到什么便宜人家還有短火銃和刺刀,這偵查任務還怎么做
根本沒法做。
所以遼軍的斥候甚至都沒法出現在野外,一旦雙方在野外相遇,基本上就是宋軍斥候追著遼軍斥候殺的局面,這在以前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除非遼軍主力出來,但這樣的話宋軍主力也肯定會過來。
以目前的狀況來看,與宋軍直接展開當面鑼對面鼓的野外戰斗是遼人現在暫時不敢輕易嘗試之事,這就導致外圍的偵查線一直在收縮。
到了最后宋軍甚至過分到已經將整個偵查線壓縮到了城中,城里的斥候們出不去,出去就要挨槍子。
若非城上有火炮在,宋軍不敢靠得太近,恐怕遼軍早就已經全軍覆沒。
只是這樣下去遼軍會出大問題。
士氣低迷,軍心渙散。再加上如果宋軍包圍城池,斷絕糧道,哪怕城里糧食充足,可圍個三年五載,那么遼國恐怕就要全線崩潰了。
此刻析津府的皇宮內,下方諸多官員。
耶律宗真雙手背負在身后,面色非常難看地在廳里走來走去。
他發現自己從一開始就好像有些低估了宋軍的戰斗力,以前宋軍野戰,最多就是用手榴彈。
但現在卻已經有了更先進的武器。
而且還不是當年與西夏戰爭時期出現過的火器。
當年西夏入侵青塘戰役,出現過火槍,耶律宗真通過特殊途徑獲取了一些火槍。
遼國的工匠研究仿制了不少,一比一還原出了宋國火器。
他們發現這些火槍雖然具備遠程射擊能力,但無論是射速還是準頭都差得離譜。
要想完成火力覆蓋,需要大量的槍手集結起來,排列成組合陣勢,一旦騎兵從后方或者兩翼沖入陣內,就會徹底完蛋。
當初西夏人被宋軍火槍打敗,那是因為當時宋軍從后方偷襲,加上利益威遠炮,也就是小鋼炮轟炸了西夏人后方方陣,這才導致大批戰馬失控,后方陣型混亂,從而兵敗如山倒。
實際上事后李元昊經過統計,真正被槍殺死的西夏騎兵少之又少,大部分要么是被受驚的戰馬甩下去摔死踩死,要么是被火炮給轟殺。
所以根據這些資料耶律宗真認為,雖然火槍在野戰中確實厲害,而且他們遼國受限于材料,沒有鋼鐵很難大規模仿制,但那些火槍也并不是完全能夠壓制遼國騎兵。
只要大部隊佯裝進攻,兩翼繞道突襲,遼軍就可以把宋人的火槍隊殺個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