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想是這么想,現實卻很殘酷。
最近宋遼最大一次規模沖突,八百多名遼國騎兵斥候組成的沖鋒隊,在野外遇到了二百多名宋軍,被人家的槍林彈雨打得潰不成軍,死傷慘重,傷亡比例非常大。
哪怕這些遼國騎兵已經很聰明地選擇從兩翼繞過去,可即便近身,人家居然還有短管火銃,專門針對近距離攻擊。
基本上八百多人等靠近到身邊的時候,還剩下幾十人都算多。
這讓耶律宗真意識到,要么是李元昊騙了他,李元昊故意縮小了火槍傷亡比例。要么是宋人的火器再次更新迭代,火槍比以前更加厲害。
而考慮到李元昊這么做損人不利已,只會讓遼夏離心離德,最后被大宋吞并,因此耶律宗真認為后者的可能性最大。
“唉”
耶律宗真長嘆了一口氣道“朕萬萬沒想到,宋人的火器愈發厲害。以前他們的火槍射速慢,準頭差,未必沒有應對之法,可現在”
“陛下也不必驚慌,這次只是他們大意了,如果我們的人數更多一點,從側面襲擊的速度更快一些,或許他們根本來不及反應。”
“是啊,如今只是數百人的規模而已。這種火槍或許只能發揮出這樣的效果,可若是數萬人往前沖,前面的人持盾,硬生生靠著人命沖到近前,也未嘗不能與他們死戰。”
“在馬上持盾不是試過了嗎即便宋人的火槍不能打穿厚重的鐵盾,可那恐怖的沖力完全可以把人推下馬。就算是馬術再高超也無用,人哪來那么大力道”
“以短圓盾護住上身,再著重鎧或許可行。只要前面的人抵擋住攻勢,兩側和前軍猛沖,近到身前,還怕他們那些只能遠程作戰的宋軍”
下面眾人議論紛紛,各自提出自己的辦法。
還別說,集思廣益之下,還真讓他們想到了一個可行之策,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點費前排士兵的命。
“或許這個辦法可行,但我最擔憂的不是這個。”
就在此時,張儉忽然說道。
耶律宗真忙問道“相父在擔憂什么”
“我擔憂的是宋人火器日新月異,每時每刻都有新的武器出來。”
張儉說道“再讓他們這樣下去,恐怕他們就能弄出那種可以連續射擊的火槍來,如連弩那般。”
他面色愁苦,略微苦澀地搖搖頭。倒不是他預言家,而是長弩就是這樣發展。
長弩原本也像長弓那樣最開始只能一支一支的發射。
秦國弓弩天下無雙,橫掃六國縱橫睥睨,只需要會裝卸發射就可以火力覆蓋,彌補了一個精銳弓箭手需要長時間訓練的不足。
之后就慢慢出現了連珠弩,雖然長弩再怎么發展,在射程上還是不如弓箭,無法徹底淘汰弓箭。
但現在的火器就不一樣。
它的射程比弩長,威力比弩大,射速也比弩快。
也能像弩一樣不需要太長時間訓練。
可以說它結合了弩的一切優點,也有弓的一切優點,在遠程武器當中已經是王者級別的存在。
如今唯一的缺點或許就是不能連發,需要射一發就裝一次子彈。
可即便如此,它也能夠淘汰傳統弓弩,而一旦宋國解決了連射問題,恐怕火炮也不能阻止宋國徹底崛起,掃滅整個東方。
所以張儉苦惱。
他發現自己也嚴重低估了宋國發展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