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大宋皇帝”
“不是。”
張儉目光幽幽地看向殿外道“怕是那位政制院知院。”
耶律宗真一時沉默。
這件事情其實他跟李元昊也是事后才想明白。
畢竟他們作為敵國君主,肯定會關注宋國政壇的情況,以此了解情況,做出相應的判斷。
然而趙駿上位沒多久就游歷全國去了,國家政務基本上都是呂夷簡和王曾在操持。
之后宋夏戰爭、宋遼戰爭相繼開打,范仲淹如一顆閃亮的新星一樣扶搖直上,璀璨得讓人移不開目光。
等戰爭結束,范仲淹又接手了慶歷新政,儼然是改革派的首領,趙駿卻躲去了幕后。
再加上趙禎這些年純粹搞科研去了,搞出了很多新發明,在民間的聲望和名氣上,趙禎和范仲淹顯然要比趙駿出名得多。
所以趙駿除了在政制院內部地位最高以外,在外面其實要被趙禎跟范仲淹遮掩了許多。
若不是他殺伐果斷,在處理黑惡勢力、貪官污吏、將門勛貴、地主豪紳上大動干戈,殺得人頭滾滾,恐怕他世人或許也就知道有人當了知院,卻不知道是誰了。
唯有耶律宗真和李元昊最近幾年才發現了端倪,才明白趙禎和范仲淹乃至政制院諸多宰相的變化,都是有一個人身居幕后,充當黑手所為。
若是趙駿全力支持范仲淹,以政制院如今說一不二的政治綱領,以及現在還從未出現趙禎反對政制院政策的情況出現,興許即便他們用反間計讓趙禎起疑,只要政制院堅持,趙禎也不一定把范仲淹換下來。
“不管怎么樣,都要試一試吧。”
耶律宗真長嘆一口氣道“先帝把江山交到朕手里的時候,那時的大遼何其強盛宋人安敢撩撥我大遼虎須短短數十年時間,大遼雖未衰敗,國勢卻翻天覆地,讓朕還有何面目去見先帝”
說著他搖搖頭,閉上了眼睛道“反正朕是不會主動要求和談,到時候誰知道宋人又會提出什么苛刻的條件當年就被他們割走了關北十縣,現在說不好就可能是析津或者大同。燕云十六州乃是祖宗奮力得來,朕決不能再被人奪走疆土”
“唉”
張儉亦是微微嘆氣,他又何嘗不知道眼下遼國的處境艱難
真與大宋血戰到底,勝算十分渺茫。
但耶律宗真也說得沒錯。
以前的遼國就像是一條野狼,在不斷蠶食大宋的領土。
可有一天忽然發生了改變,大宋從原來的羊羔變成了猛虎,反而開始侵吞遼國。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大遼后退一步,那就是步步后退。
先是涿州被奪走,接著被迫開放邊境。如今再想和談,怕是只有幽州或者云州甚至整個燕云之地才能滿足大宋的胃口了。
不要說什么明明是遼國先發起戰爭。
本身兩國之間就已經存在了生存問題,有這一戰是遲早的事情。
何況遼國并未主動進攻宋國,而是進攻宋國的盟友,被宋國找到借口攻打過來。
因此不管他們是不是主動進攻,人家只要想打他們,就總會找到理由。
所以留給耶律宗真的其實就兩個選擇,一是認慫,被迫跟大宋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