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現在的遼軍已經不是從前那支來去自如的遼軍,他們需要帶上沉重的火炮,導致機動性比以前差了許多。
等斥候離開,耶律宗真和蕭英、蕭孝友等人則沉默了下來。
斥候為難道“現在我們與宋軍在野外多有糾纏,到處都是敵我兵馬,只能遠遠觀望到,實在不知道此時城內是什么情況。”
耶律宗真忙問。
夜晚打仗本來就是遼軍現在唯一能拉近與宋軍戰斗力的方式,若是宋軍被兩面包夾,則有傾覆的危險。
隔著老遠幾百人兩輪火槍就把你射得體無完膚,怎么比
因此除了一開始在宋軍陸陸續續兵力還沒有抵達之前,遼軍頑強抵抗了一陣以外,后面基本上就已經是被打得潰敗。
耶律宗真大怒,舉起手中的馬鞭狠狠地給了斥候一鞭子,喝罵道“就算是死了,也得立刻去看看。”
徐徐清風吹拂,借著西方最后一抹魚白,耶律宗真看到遠處滾滾濃煙直冒,不由得笑著對左右說道“看來析津城已經大火了,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宋軍要么在救火,要么在與我后軍交戰。”
“報”
如今的情況就是如此。
“貪生怕死的無能之輩”
這讓耶律宗真完全不知道該怎么判斷。
顯然不能。
前一刻還在說他們軍隊潰敗,下一秒就說擊潰了宋軍。
“陛下,臣覺得我們還是輸多勝少,宋軍雖然也沒有整頓兵馬,亦是在野外與我們亂戰,但他們的火器確實厲害,想要正面擊潰他們不太可能。”
暮鴉沉沉歸去,此刻位于析津北面約七八公里外,耶律宗真的隊伍終于姍姍來遲。
“陛下,兵貴神速,不能拖延。”
蕭英也勸道。
“嗯,就按你們說的辦。”
耶律宗真點點頭。
其實他們本來就是要馳援回去,與宋軍決戰。
只是路上各種雜亂的消息影響了他的判斷,現在索性就不判斷了,干脆就直接殺過去算了。
事實上目前析津城那邊的形勢也跟蕭孝友分析得差不多。
宋軍與遼軍在野外亂戰,雙方畢竟不是那種十幾萬人正面列陣,然后一方擊潰另外一方,等兵敗如山倒就只剩下追擊的情況。
而是兩邊的兵馬各自在野外相遇,雙方都是幾百人最多也就幾千人的小規模交戰,考驗的是中下層軍官的實力。
在這一點上宋軍即便最近幾年改革了軍制,戰術素養上還是與遼軍有些差距。畢竟宋軍在早幾年可是靠陣圖打仗的貨色,想在短時間內追上來并不容易。
哪怕是用了火器,可遇到遼人沖鋒的時候,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心態,穩住害怕的情緒,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現因為恐懼而轉身便逃跑的情況。
這無關于武器裝備,而是單純的戰術素養問題。就如同朝鮮戰爭我軍用落后的武器,照樣把擁有最好裝備的霉軍趕出三八線一樣。
所以面對這場突襲,剛開始遼軍是能夠穩住陣型。利用他們優秀的中下級軍官戰術素養,時不時還能打一場反擊戰。
可隨著時間流逝,越來越多的宋軍趕到戰場,遠程火力優勢體現出來,再加上前面那些能夠在尸山血海里爬出來的宋軍很快能夠轉換心態,自然也是越戰越勇。
因而雖然剛開始宋軍攻勢略微有些不順利,但這個時候其實大部分戰斗已經結束,很多宋軍都在四處追趕逃跑的遼軍,曠野上更加混亂。
沒過多久,耶律宗真的大部隊就總算是趕到了戰場。
析津城內的火焰還在燃燒,宋軍不可能把那么大的火熄滅,只能在四處挖隔離帶,把析津都總管公署衙門和其余建筑隔開。
但即便如此,這個長約800米,寬約500米,達40萬平方米的衙署還有大量建筑物處于烈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