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前做過教育部尚書,現在也分管教育。
“嗯,以前汴梁大學雖然成立,但主要的方向還是為科學院培養人才,并不對外招生,只招收對科研感興趣的進士以及極度優秀的高中學生。”
趙駿說道“現在我們已經慢慢補齊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大部分基礎理科知識,高等數學、高等物理和高等化學也在穩步推進,是時候正式擴招,培養更多的科研人才。”
說著他沉思了起來,片刻后說道“這樣,由汴梁大學開始,讓他們那邊組織一下人員,帶上人馬和設備,在各路先建立起分支大學,大宋每一路至少得有一所大學,等學校建立好,便統招高考吧,讓教育部那邊組織一下。”
“是。”
賈昌朝點點頭。
“很多國家要求在汴梁建立使臣館,漢龍你怎么看”
這邊蔡齊問道。
“讓他們建唄,也就是現在不能建聯合國,以后還得找機會吞并他們呢。”
“那行。”
“漢龍,這是目前統計的全國工業情況,基本上每一路已經至少有三個鋼鐵廠,水泥廠和磚廠十個以上。”
分管工業的宋綬也說道。
“還不夠,大建設還得繼續啊。”
“步子是不是邁得太大了,咱們現在的收入雖然穩步提升,但要投入的建設財政也非常多,朝廷會很吃力。”
“不用怕花錢,錢這種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就得狠狠地花。”
趙駿想了想道“周邊這些小國我看還是太原始了點,讓外交部和大理那邊交涉一下,把從四川到云南的陸路修繕一下,把水路也浚疏一下,多賣點東西過去。”
“他們怕是不會答應。”
“可由不得他們答不答應,對了,四川和云南交界處那些番部落雖然名義上屬于我大宋,但向來都是不服從朝廷管教,讓成都那邊派軍隊前去,接管城池,正式設立官府吧。”
“這。”
大家聽到這句話,都愣了一下。
倒不是說擔心會打仗,而是這樣有點吃力不討好。
古代王朝為什么只在意漢地十三州
因為這些地方屬于優質資產,物產豐富,土地富饒,適合農耕文明發展。
其它地方,像青藏高原、兩廣嶺南、蒙古草原、東北三省、西南云貴等地方,在古代都是自然條件非常惡劣的地區。
所以諸葛亮雖然南下收服云南少數民族,但卻并沒有大力開發,而是建立庲降都督府,屬于半羈縻統治。
現在大宋收回燕云之后,漢人固有的優質資產全都收回來。其它地方,就屬于劣質資產,會不會增加朝廷的負擔
“先建立起官府,慢慢統治吧。”
趙駿笑道“別管這些地方民族服不服,先宣示主權,再慢慢治理。主要也是云南那邊產金銀啊,大宋現在缺的不是物質,是錢。”
“知院不是打算做紙幣嗎現在怎么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