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竦問。
“估計明年后年正式發售吧,已經在讓化學院進行紙幣制作工程了,要想防偽也不容易,不過銀幣可以從明年開始發售,這樣就能減輕現在的缺錢壓力了。”
趙駿說道。
“商品流通貨幣確實很重要,我大宋日益缺錢啊。”
晏殊嘆了口氣。
北宋出現交子就是因為缺錢惹得禍。
市面上的商品遠遠大于貨幣,就造成嚴重的通貨緊縮。
這幾年物價天天在跌,要不是朝廷一直在收購農產品維持物價,農民怕是要苦不堪言了。
主要也是大基礎建設已經開展了五六年之久,從慶歷二年到現在,全國的官道、水路、運河又進行了大規模修繕。
物資流通更快,打倒大量地主階級之后,農田數量不減反增。加之攤丁入畝,大宋戶籍數量從慶歷前的七千多萬,一躍暴漲到去年九千萬左右。
田地越多、人口越多、生產力又暴漲的情況下,產出自然是巨量增幅。
各類稻、粟、豆、麥等農產品價格日益下跌,玉米、土豆、紅薯等作物的引進又讓畜牧業蓬勃發展。豬油、花生米、豆油制取技術提升,動物油和植物油價格也跌落下來。
可以說不僅僅是大宋這些年的寬松政策讓民間繁榮,同時也是引進大量海外作物,使得生產力大幅度提升的直接結果。
“現在的生產力基本上達到了清朝的鼎盛時期,養活四五億人口不是問題。接下來可能百年內,是大宋人口爆炸式增長階段,漲到兩三億人不是問題。”
趙駿說道“所以我們得加緊一點了,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農學院那邊要大力發展起來,各種試驗田、試驗基地要投入建設,不斷改良,尋求雜交水稻,要預備第三次生產力暴漲。”
“嗯。”
眾人聽后點點頭。
“說起來,我已經建立了一個相對成熟的官員體系,以政制院為核心,各部各司其職,層層監督,層層治理。但我還沒有建立起一個完善的現代化國家。”
趙駿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對眾人說道“這樣,今天下午崇政殿會議的時候,我們與官家商量一下,完善現代化國家體系吧。”
“好。”
“也確實要走向未來,脫離原來的桎梏。”
“大宋終于要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了,這是我們中華文明的一次開端與革新啊。”
“我贊同。”
眾人紛紛應下,一個完善的現代化國家體系,這才是未來的根基與趨勢。
本章完
yetia10019241870496ht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閱讀網址yeti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