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這造船廠雖然在我們越州,可并不歸我們越州管,人家船廠的人可厲害著,想從他們嘴里打探出消息,那是難如登天。”
“上次我去汴梁磨勘調選,特意坐了一回火車,如今那鐵甲艦號稱海上火車,可日行千里,亦是讓我等期待不已啊。”
諸多越州官員笑著說道,氣氛變得輕松起來。
造船廠目前歸交通部管。
因為最開始進行部級劃分的時候,并未成立工業部。
畢竟工業是最近幾年才發展出來的東西,現在是各路自己野蠻生長時期,還未出現統一規劃。
不過也要不了多久,趙駿已經在籌備工業部的建設,所以現在造船廠、造鐵路等事情暫時就交由交通部在處理。
錢清造船廠在兩浙路,柳永又是分管交通運輸的官員,管理全路的道路、水路建設,因此目前造船廠暫時處于在他的分管當中。
對于目前的鐵甲艦進度他自然一清二楚,甚至還幾次到錢清這邊過來視察,上次鐵甲艦試航,他就在現場。只是保密條例,一直沒有對外透露。
柳永笑道“這鐵甲艦可是殊為壯觀,為我大宋重器,正當一觀。”
說著伸出手道“走吧。”
諸多官員便隨著他各自坐上馬車、轎子,往北而去。
造船廠離鎮子很近,翻越過鎮子后面的一處小山,站在山上就能俯瞰下方整個船廠。
只是山頂以及周圍都被軍隊圍起來,普通人不能靠近。
柳永雖然來過幾次,可每次都得出示朝廷的公文才被允許入內,這次也不例外。
很快一行人過了外圍柵欄,翻過小山,緩緩抵達了船廠之外。
船廠的負責人親自過來迎接。
諸多官員看過去,就看到這船廠位于海岸邊上,占地極大,一棟棟廠房拔地而起,大部分建筑都是木質。
唯有東南方有一處占地約一畝左右的鋼筋水泥廠房聳立。
“副司,這邊請。”
船廠負責人帶著諸多官員向著那處水泥廠房而去。
一行人就走入了那廠房內。
映入眼簾的是一艘巨大的鐵甲艦,長約十丈,寬約兩丈,比排水量六百多噸的海鶻攻擊艦略微小一些。
然而讓眾人意外的是,鐵甲艦確實是由純鋼鐵打造,但外形卻非常丑陋。
船頭和船尾分別有兩個桅桿和風帆,中間則有兩個煙囪,外表鐵甲十分猙獰,上面并非連接一塊的大鋼板,而是有一條條縱橫交錯,橫豎不一的連接疤痕。
這水泥廠房中間有一道水閘門,船只就這樣被固定在中間的水道當中,兩側還有小港口連著,直接可以開到海上去。
“我其實上書過朝廷,現在咱們的海軍戰艦足以應付任何戰斗,但朝廷還是執意要做這鐵甲艦,我們也只能努力克服一切難關來做。”
船廠負責人略微有些抱怨地說道“在花費十余萬貫之后,鐵甲艦才算是完成。其中最難的就是鍛接,無數工匠夜以繼日,才總算是把那么多鋼板鍛接上去了。”
柳永說道“朝廷自然有朝廷的考量,知院曾經不止一次說過,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鐵甲艦是為國之重器,不可懈怠。”
“是。”
船廠負責人只好應了一聲。
他其實一點都不想搞鐵甲艦,這很耽誤他造海船和其它木制軍艦,影響船廠生意。
畢竟在他看來,反正大宋海軍已經沒有對手,再造鐵甲艦有什么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