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目標西域,一朝雪恥大宋慶歷八年十月,西北的朔風吹拂,山崗林森茂密,草木雖未完全枯萎,卻也是褐綠相間。
茫茫黃土高原,丘陵起伏,有些山巒樹木成林,有些山巒則光禿禿一片。
狄青騎馬站在山崗上,正用望遠鏡眺望著西北遠方。
這里是延安府西北土門寨,是與西夏龍州的交界處,遠處山巒下的草原,便是西夏龍州,也就是后世陜西靖邊縣。
巍峨龍州城屹立于附近山腳之下,牧民在遠方草原上放牧,城池內外少有人煙,原本位于城外的宋夏榷場人跡罕至,已是十分蕭條。
西夏內亂不止,雖然委寧令哥在一些西夏大臣的支持下上位,但李元昊的長子李寧令哥卻有母族野利氏的相助。
李元昊殺死野利兄弟讓野利氏最先造反,接著其它各個部落接踵而至,攻破興慶府,李寧令哥趁亂逃跑,跑去了野利氏族當中。
剛開始委寧令哥還站在李元昊那邊,但隨著李元昊眾叛親離,他便在一些大臣幫助下,帶著部分嵬名氏族的人叛亂,逼得李元昊最后投河自盡。
于是野利部落就扶持李寧令哥,而嵬名部落則由委寧令哥率領,畢竟作為李元昊的堂弟,委寧令哥本身也是嵬名部落一員。
他放下望遠鏡,扭過頭看向身后。
相比于當統帥指揮統籌全局,他確實沒這方面的經驗。
后方山巒翠綠,在層層疊疊的山嶺當中,有一條彎彎曲曲的道路向著土門寨而來。
另外就是景泰也非常善于兵事,又是進士出身,完全符合朝廷對于軍事主官必須是文官的要求。
這次來之前趙駿和范仲淹也找他談過。
“嗯,我知道了。”
那么唯一的選擇自然就是從武將里面挑。
實際上他說的也沒什么毛病。
“狄相,后方有快馬過來了。”
他給出的理由是自己沒有當統帥的經驗,且非文官出身,景泰會比他更合適。
“何事?”
而武將的話。
反正趙駿是不太信任韓琦。
過了片刻有一騎士飛奔上山。
所以朝廷打算讓他擔任這次進攻西夏的主帥。
景泰是天禧三年的進士,只比范仲淹小兩歲,今年五十七了,身子骨不是很好。
這兩大部落成為了目前西夏最大的勢力。
以前的西夏邊軍或是逃跑,或是參與內亂,或是被邊境城主控制。很多城池都沒有了軍隊把守,各種燒殺搶掠的事情層出不窮。
歷史上他就卒于明年,前段時間又生了病,朝廷打算召他回京,一來養病,二來他的功勞很大,升到中央擔任兵部要職。
而那一戰的統帥是范仲淹,他則屬于偏師將領負責切斷遼國后勤補給線。
其余中小部落或是依附于他們,或是逃離出原來西夏軍隊的序列,回到自己的牧場。
沒過多久騎士就上到山頂,來到狄青面前翻身下馬,單膝下跪拱手說道:“報,大帥,有朝廷急令!”
他其實知道是怎么回事。
還有誰比狄青更合適呢?
內亂下的西夏邊境自然也受到了嚴重的波及。
這小山丘本來就不高,黃土高原很少有超過幾百上千米的高山,因為這里海拔本來就偏高,多是幾十米、百來米的高度。
親衛對狄青說道。
但這一切的前提條件是景泰年輕一點的話。
讓曾經繁華的邊境呈現出一片蕭條和死寂,連生氣都仿佛少了幾分。
偌大西夏王國從今年開始就已是分崩離析,再也沒有了曾經的輝煌。
“尚不知,是詔書和政制院的手令過來,轉運使請大帥回去。”
狄青是從軍伍當中崛起,一路從小兵升遷,最高的時候擔任過宋遼戰爭東路海軍總管。
有一隊騎兵迅速靠近,還在山腳下就被狄青的親衛隊給攔截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