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利兀惟反問。
“將軍何必明知故問?”
狄青笑道:“元昊剛愎自用、窮兵黷武,屢次犯我邊界,還侵我大宋領土,就許他來犯,不許我們反擊嗎?”
野利兀惟沉默片刻,問道:“不知道宋國要如何安置我等。”
“此后愿意臣服者皆是宋民,唐時你們黨項不也是唐民?至于爾等,朝廷自有決斷。”
狄青說道:“你們野利氏為元昊所欺,既然所投非明主,何不早降?”
這個答案野利兀惟顯然不太滿意。
因為他是想問如果他們野利氏投降的話,他們這些貴族該怎么辦?
野利氏族自然是希望繼續成為權貴,受到大宋朝廷的冊封,然后世代成為西北的統治者。
就好像李元昊家族祖上就是晚唐的定難軍節度使,先受到唐朝的冊封,五代十國后期受到后周冊封,然后宋初大宋冊封。
最后到了如今一步步吞并了整個西北,直到李元昊時期兵強馬壯,順勢稱帝一樣。
但狄青的意思是他做不了主,應該由朝廷決定他們的未來。
這無疑讓野利兀惟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因為據他所知,歸順了大宋后的少數民族權貴,雖然都會得到不錯的待遇。
比如遷至宋國皇城汴梁,賞賜一些財物、宅邸,然后入三衙任職。
但說是勛貴,實際上無權無勢,只是名義上的貴族而已。
相比于在西北自由自在,成為部落乃至整個西北地區的統治者,這與質子、圈禁沒什么區別的賞賜,當然不能讓他們心滿意足。
所以野利兀惟沉吟片刻后說道:“還請狄大帥知道,我們野利氏是愿意歸順的,但若宋國朝廷不能妥善安置我等,我等怕是部民不服。”
“不知道你們想要什么樣的賞賜?”
狄青問道。
“我們野利氏希望得到大宋朝廷的冊封,成為興州、定州、靜州、懷州、靈州節度使。”
野利兀惟說道。
“呵呵。”
他這番話都給狄青逗樂了。
這些地方其實就是寧夏平原,為后世石嘴山市、銀川市、靈武市、吳忠市一片。
同時也是整個西北地區的人口、農業、畜牧業以及經濟中心。
并且賀蘭山礦產豐富,鹽、鐵等產業不缺。
李繼遷就是奪取了宋朝的靈州,這才慢慢發展起來,最后吞并整個西北。
因此如果把這里賜予給野利氏,恐怕未來難免又要出一個李家。
“我想告訴將軍的是,朝廷會不會冊封你們是一回事,不冊封又是另外一回事。”
面對野利氏的獅子大開口,狄青的臉色慢慢冷下來,說道:“若是爾等歸順之后,朝廷答應你們的請求,狄某無話可說。但若是負隅頑抗,以此要挾朝廷,那我只能告訴你們的是,你們打錯了主意。”
說罷他右手向身后一揚道:“縱使元昊最強盛的時候,面對我大宋又如何?還不是丟盔棄甲,狼狽逃遁?最后落得身死的下場。”
“汝等不降,那我大宋自來取之,至于到時候爾等結局,是死是為階下囚,那就另當別論!”
狄青聲音洪亮如雷,目光如電般逼視著野利兀惟,令他心中一驚。
是了。
談判是要有本錢的。
如果西夏還有能戰,或者讓大宋兵敗的可能,那么大家才能坐在談判桌上。
但如果人家可以直接出兵把西夏滅了,那他們有什么資格和人家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