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的雪啊。”
“大冬天果然還是吃火鍋最舒服。”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來,喝一杯。”
大宋慶歷八年十一月初,汴梁下起了大雪。
又是一年年底,政制院難得碰到一個不忙的晌午,在后苑一起吃了個午飯。
其實平時大家午飯并不是在宮里吃,因為中午有兩個小時休息,從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兩點。
趙駿手里還捏著酒杯,臉上微紅,笑著說道:“工業是沒有上限的,只要目標明確,做好循環往復,國庫就永遠沒有空虛的時候,這在我們后世,叫可持續性發展。”
“哈哈哈哈哈哈。”
還有其它大量科學產物都是在那短短的幾十年里出現,豐富了世界人民的生活。
諸多宰相們也是一個個勸說。
“你這廝說的。”
“哎呀,朕這點小秘密,都要被大孫掏走了。”
相反他84歲了,未來估計也沒幾年好活。
他巴不得如此。
“那是。”
趙駿隨口應付了一句,然后立即說道:“老哥快說說,你最近又搞出什么新東西了?”
“官家可以說是在以一己之力,對抗西方數十年的功績,這難道不偉大嗎?”
但難度不大就并不代表它很輕松就被發明出來。
因為現在只有廣東、廣西、海南為產地,產棉數量還是比較少。
晏殊也舉起了杯子。
歷史上法拉第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人類第一次開始可以自主發電。
然后到1837年,英國人就發明了電報,并于1839年正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條電報線路。
歸根到底,還是基礎教育沒有普及到位,且民眾的思想觀念沒有改變過來。
到時候只提倡愛國思想,把忠君思想漸漸剔除,如此也能淡化皇室的影響力了。
趙禎納悶。
趙禎見張士遜是真有點不高興,連忙打圓場說道:“今天大喜日子,不要鬧得這么不愉快,來,朕再與諸位喝一杯。”
實在不行,也可以吩咐御廚那邊送飯到政制院來,不至于跑到后院跟趙禎蹭飯。
“何事?”
要知道雖然這些東西在歷史上都是間隔了二三十年時間才發明,其中有不少東西都有一定技術含量,需要循序漸進,不是想搞就能搞出來。
似乎自從趙駿來了之后。
他笑得那么開心,仿佛這些天,就只剩下高興了。
“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