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西超綱了呀。
若非趙駿這些年一直穩定的制定發展路線,恐怕他們全都得束手無策,任由國內野蠻發展了。
“時代在進步,人的思想也得發生轉變,就好像我們后世七八十年代風氣保守,男女拉個手都臉紅。可放在二十一世紀,那就都不算什么事了。”
趙駿笑道:“諸位相公雖然確實很難做好對未來的打算,卻也穩定了國家基礎,農業和人口才是根本,這些大家功不可沒。”
“好了,伱也不用這么說了,反正以后你要做什么,我們都無條件支持就是了,反正我們也不懂。”
晏殊笑了笑。
如果是以前,趙駿做出規劃,他們還能提供修改意見。
現在的話,那純粹就是兩眼一抹黑。
因為時代真的變了。
他們在封建社會那一套,已經無法再用到工業社會。
“那剛好,其實我也打算實行新的改革了。”
趙駿笑了笑。
“哦?”
范仲淹來了興趣,問道:“又打算改革什么?”
“有些是在以前的基礎上,有些是大變化,國家越來越龐大,就意味著要管理的事情會越來越多,每過一段時間改革,把冒出來的問題解決,這樣才能發展長久。”
趙駿說道。
慶歷新政經過了足足六輪,如今十年過去,效果顯著。
但有些東西已經算是過時。
就如同我們曾經大力學習過毛熊老大哥的制度,最后卻發現那些東西并不適合我們一樣。
我們自己的國內變化,也要時時革新,而不能墨守成規,只想著吃老本。
“那什么時候開始?”
范仲淹問:“你具體做了哪些計劃?”
“什么計劃也沒有。”
趙駿搖搖頭。
“啊?”范仲淹愕然道:“那你還說要搞新改革。”
“因為很多問題藏在水面下,還沒有看到,依舊要下基層啊。”
趙駿長嘆道:“這一次,我又要走一遭天下了。”
當年他行走天下兩年,看到了很多基層的東西,于是才有了大量的變革。
現在老百姓日子是過好了,原本基層的黑惡勢力,地主欺壓,官員欺壓,現在也已經少了許多。
然而新的問題必然面臨新的挑戰。
誰知道基層又出現什么新問題,百姓的生活是不是真的比當初過得更好?
所以趙駿必須再走一次,而且以后要多走,時時刻刻前往民間,與百姓打成一片,才能夠知道,大宋的未來到底會怎么樣!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