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駿出行車馬不少,除了一些生活用品以外,很多都是士兵們的軍械,用布包裹著,外人很難看出什么,這樣也容易偽裝成商人。
如果這件事真的與船老大有關聯的話,很有可能是他們見到趙駿等人車馬行李眾多,說不好就起了歪心思勾結盜匪。
甚至他們可能就是盜匪也說不定。
但趙駿沒那么武斷,只是笑了笑道:“在沒有搞清楚之前,先不要妄自猜測,也不要亂抓人。”
“那萬一與他們有關呢?”
楊察又問。
“你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只是大宋要以法治國,亂抓人肯定是不對的現象,不過這件事情確實需要他們配合調查。”
趙駿想了想道:“這樣,等下船后聯系當地官府和皇城司,讓他們過來先把人帶走,盜匪就抓走,船老大他們就帶去調查就行,只要確定沒關系,就要放人。”
“是。”
楊察應了一聲。
事情很快結束,在船老大戰戰兢兢當中,船只靠近渡口。
可眾人卻沒有下船,而是派人去汲縣找人。
蘇渙問道:“知院,這里是汲縣,當地竟然有數百水盜,地方官治理不力,沖撞了知院,是不是要問責于他們?”
“我倒不是很想問責。”
趙駿搖搖頭道:“除非調查出這水盜與他們有所勾結,否則也怪不到他們頭上。”
“知院還是太仁厚了些。”
蘇渙感嘆不已。
其實他們也知道,當地有水盜這種事情,確實很難怪罪到地方官。
因為正如楊告所說,很多地方的水盜、山賊都是當地漁民和村民,白天打漁、種地,晚上就出來變成盜匪,來無影去無蹤。
官府就算想剿滅,一來不好找證據,強盜隱藏在當地村子里,沒有直接證據的話,很難給他們定罪。
二來很多地方整個村子甚至附近好幾個村子都是強盜,總不能屠村吧。
所以這種事情是真不容易解決。
當然。
如果趙駿要定他們的罪責也正常,畢竟沖撞了大宋最高級別官員,那地方官只能自認倒霉。
而趙駿現在沒有問責,顯然就真是理解他們,非常仁慈了。
但事實上趙駿雖然在民間走動不算太多,可天下公文奏折常有說山匪路霸水盜之事,他也不是不能知道清剿他們的難處。
而且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一點。
后世八九十年代,即便是新時期了,我國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事情,特別是山多水多的地方那是層出不窮,各種盜匪多如牛毛。
這種現象一直到千禧年初還大把存在,那種跑長途客運貨運的司機應該深有體會,一個月遇到好幾起都是正常的事情。
盜匪們真正完全消失,基本上等到2010年后,大量的天網系統普及,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監控,甚至鄉村道路都有,才算是徹底結束。
而如今可是在古代,別說監控,就連基層衙役力量都嚴重不足,想要覆滅這種整個村子都當強盜的現象,難如登天。
因此趙駿自然不可能怪罪地方官府。
否則的話天下地方官府都要被問責了,那就太不近人情了一點。
不過這樣的現象也被趙駿記在心里。
他出來巡視,就是要親自了解地方的情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天下造反的起義軍是沒有了。
可盜匪卻遍地。
那些人或占山為王,或聚水泊劫掠,或藏于民間,這怎么能行呢?
說不好還是得學學偉人他老人家,大搞全國性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