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駿心想著。
便在思慮當中,沒過多久汲縣大小官員急匆匆而來,登到船上來見趙駿。
此刻汲縣縣令、縣丞以及當地皇城司指揮使,全都滿頭大汗,臉上充滿了惶恐不安的表情,紛紛上來見禮。
“下官(卑職)見過知院(知司)。”
他們每個人都戰戰兢兢,汲縣縣令與皇城司指揮使更是不斷擦著額頭的汗水。
當他們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幾乎差點心肺驟停了。
開玩笑。
知院在自己轄區遭遇打劫。
除了證明自己無能之外,還能說明什么?
先不論護衛不力以及沒有治理好當地,以致匪患橫生的問題。
單說知院遭到劫掠,本身就是大罪。
就算沒有被下獄問罪,估計這官也當到頭了。
因而一個個心驚膽戰。
沒想到趙駿卻是笑了笑,用寬厚的嗓音說道:“嗯,都別.”
他話還沒說完,汲縣縣令就已經驚恐地跪下磕頭道:“下官治理不力,令知院受驚,下官罪該萬死!”
“下官(卑職)該死!”
其余地方官以及皇城司指揮使見到縣令下跪,也都慌忙跪下磕頭,每個人都內心恐懼不已。
“好了,起來吧,我有這么可怕嗎?我又沒有怪罪你們。”
趙駿無奈說道。
“謝知院,謝知院。”
聽到趙駿沒有怪罪的意思,汲縣縣令這才邊擦汗,邊從地上站起來。
只是腿還是有些發軟。
要說他也是同進士出身,怎么樣也是讀書人。
宋朝不興跪拜禮,沒道理下跪。
可架不住縣令怕死啊。
早聽說知院心眼小,得罪他的人往往死路一條。
即便進士出身的文官也不是護身符,死在他手里的貪官污吏不知道多少,其中甚至還有宰相級別的大員。
他一個同進士出身的縣令,在百姓眼里是天大的官,在知院眼里跟芝麻綠豆沒區別。
所以汲縣縣令當時就慌了,生怕趙駿動怒,當場下令給他宰咯。
好在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趙駿居然沒有生氣,語氣反而很隨和,這讓包括汲縣縣令在內的諸多官員們倒是松了一口氣。
“先把人帶回去好好審審,大郎。”
“在。”
江大郎走過來。
“你派些人跟著一起審,查查背后還有沒有人,除惡必須務盡。”
“是。”
“你們跟我去縣衙吧。”
趙駿看向汲縣大小官員道:“這件事情只要沒查出來跟你們有關,背后沒有你們指使,我就不會怪伱們,不過地方上的事情,還是要多多上心,即便不能完全解決,也要多多調查。”
“是是。”
眾人如鵪鶉般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