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駿滿意地點點頭,說道:“這也是我的想法,資源型城市就需要先依賴于資源崛起,汴梁屬于特殊情況,它本身不產煤鐵,所以沒有可比性。而其它城市要想發展,就必須要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正所謂有一才有二,一比二更加重要。等鋼鐵行業有了先驅,就能把其它城市也帶動起來。”
楊察說道:“知院是想先在全國范圍內推動鋼鐵大建設?”
“嗯。”
趙駿點點頭:“之前還只是小規模,在各路挑選地方建鋼鐵廠,但我希望以后每一個有煤鐵資源的州、縣都有自己的鋼鐵產業!”
雖然在慶歷三年的新政當中,就已經推動鋼鐵行業了,可當時的情況其實不算很好。
目前也只是各路修了一座鋼鐵廠。
比如河北的鋼鐵廠就是武安,河南則是平頂山,湖北在黃石之類。而且有些先建已經投入生產,有些后建還處于建設階段,進度并沒有統一。
所以這些年鋼鐵產量雖然在漲,但沒有出現爆發性增長,就在于大宋還在打基礎的階段,還未從一變成二。
這樣正如趙駿所說,接下來朝廷的重心要放在這些資源型城市建設上。
就如同后世我們建國后一樣。
區別在于,建國后為了趕上西方的工業進度,我們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花了很多年的時間,才最終趕美超英,完成了早期工業積累。
而如今大宋是每邁進一步都是領先世界不知道多少個時代,特別是蒸汽鐵甲艦的建設非常需要鋼材。
一旦工業建設從一到二,鋼鐵產量從現在的數十萬噸達到了數百萬噸乃至數千萬噸,即便不如后世10億噸級別,那鐵甲艦下餃子,征服世界也足夠了。
因此自從滅了西夏之后,趙駿其實并不急于滅遼國以及周邊國家,現在攻打是得不償失,還得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治理。
只需要等到將來大宋的工業能力再上一個臺階,拿下周邊這些國家,就是順理成章,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接下來眾人又聊了一陣,等到下午,太陽總算是被云朵遮蔽,大家才再次啟程。
天黑時還未趕到刑州,一行人就在沙縣境內的一個村鎮過夜,傍晚時分,鎮子內外敲鑼打鼓,好不熱鬧。
趙駿原本是在客棧休息,明天還得繼續趕路,剛泡上腳,叫來陳希亮聊天,忽聽到外面的聲音,便穿上鞋子,走到窗邊向下看去。
他的房間正臨窗,見到人了。”
“不對勁。”
趙駿皺眉說道:“你看
陳希亮這才注意到這一點,說道:“不會是配女兒骨吧。”
“大郎!”
“知院。”
江大郎推門而入。
趙駿說道:“去
“是。”
江大郎應聲出門。
沒過多久他就回來稟報道:“知院,圍觀的百姓說這是在配女兒骨。”
“讓人去跟沙縣縣衙那邊說說,調查一下尸骨來源。”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