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不多半個時辰左右,就有十多匹快馬飛奔而來。
臨城縣令和縣尉都騎在馬上,還有幾名衙役,更遠的后方七八里外還有不少衙役在撒丫子狂奔,累得上接下氣。
要知道這里是交界處,距離臨城得有二十多里,差不多十公里的樣子,江大郎他們飛馬報信也得花二十多分鐘時間,可見臨城縣令的急迫。
“知知院!”
縣令和縣尉匆忙到近前下馬,來到馬車前行禮,已是汗流浹背。
趙駿撩開窗簾,掃視了他們一眼:“你是臨城令?”
“下官臨城縣令黃安文。”
黃安文大概三十上下,是慶歷七年的進士,去年才觀政結束,調到臨城做縣令。
趙駿問道:“農會的人來了嗎?”
“已經派人去叫了。”
黃安文忙道。
“你帶人去把這個村莊的人全部控制起來。”
趙駿又對黃三郎說道:“三郎,你去把主家抓住,分開審訊,詢問前因后果,找到被賣去青樓的母女下落。”
“是。”
黃三郎隨即聽令行事。
在趙駿的命令下,黃安文的執行力達到了頂點,稍微等了片刻,等后方衙役大部隊抵達,立即下令包圍村莊。
古代村莊布局不一,有些聚集在一起,有些則分散開來。
不過河北平原區往往都棲息在河邊附近,像這個因泜水支流叫小陽河,村莊又位于小陽河東岸而叫東陽村的村子布局就頗為緊湊。
大部分村民都居住在河岸沿線,然后從小陽河又截取了數條水渠,繞過村莊,向東灌溉他們的田地。
而村子東面原本是一片空地,現在卻建起了一座頗大的三進三出宅邸。
此刻這座宅邸內外正歡天喜地,全村人都被邀請過來吃飯,大擺宴席,三天三夜,盡情狂歡。
雖然現在大宋百姓安居樂業,村里人只要有土地,即便是沒有土地也能去縣城做工保證不會餓死,但誰會嫌棄白送的吃食呢?
何況誰都知道,劉家老三在縣城做生意賺了錢,是村子里的首富,能占有錢人的便宜自然是一個個萬分欣然。
由于村子里大部分人都在那座大宅院里外吃飯,當衙役們沖過來的時候,誰都沒有反應過來。
就看到上百人剛才還在吃得熱火朝天,大量衙役蜂擁而至,一個個都坐在原地,圍在長形方桌兩側,端著手里的碗不知所措。
其中院子主屋內,幾個人圍在桌子邊吃飯,一個年齡五十上下的人端著碗扒拉,旁邊兩個四十來歲的笑臉洋溢,正招呼同村有地位的人一起吃喝。
正在此時,有人進來喊道:“劉老二,外面有衙役來了。”
話音剛落,那兩個四十來歲的先是一愣,然后臉上露出驚恐的表情,幾乎本能要拔腿就跑。
下一秒諸多衙役沖進屋子。
黃三郎三步并作一步,喝道:“誰也不許動,誰動就打死誰!”
然后目光看向那兩個已經站起來要逃跑的人,問道:“你們就是劉家的人?”
剎那間。
那個一直扒飯,一臉苦大仇深,滿臉皺紋的老人,就一屁股從椅子坐到了地上,唉嘆道:“老二,老四,就知道瞞不過去的,你們不該這樣啊!”
其中一個人惡狠狠地盯著他道:“老大,果然是你報的信,當初我們就應該把你也一起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