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津府一戰之后,北平城百業凋零,人口流失嚴重。
損失最大的除了人口以外,還有商業。
商業指數可謂成倍下降。
以前析津府是遼國最繁盛的商業地區,北平城則是這個商業地區的中樞。
但城池被火燒,民眾逃的逃,死的死,無疑讓城市陷入蕭條。
即便戰后有不少逃走的民眾回來重建家園,可很多原本住在城內的契丹、女直、蒙兀、渤海人紛紛離開。
這些外來人口雖然整體數量不如漢人,但他們大多數都是權貴,非權貴也往往從事軍隊、商業,包括皮毛、馬匹特產販賣等活動。
權貴和軍隊意味著消費,特產販賣意味著本地大宗商品流通,沒有了這部分人口之后,商業環境自然就大幅度下降。
再加上來往商隊從北平已經很難再購買到所需的商品,最后導致偌大一個北平城,已經成為一片商業墓地,跟現在如火如荼的汴梁形成鮮明的對比。
不過趙駿卻知道,要想恢復以前的商業環境不難。
雖然北平城遭遇到這樣的變故,一時間沒有立即恢復,但它的地理位置擺在這里,有這一層因素在,恢復過來是遲早的事情。
然而等它自然恢復勢必是個曠日持久的過程,為此趙駿必須加快進度,由官府進行統一協調和管理,促進商業發展,以此推動北平城加速繁榮的進度。
這就是人們常聽到的所謂國家宏觀調控。
“知院,這些就是幽燕路一些比較大的本地世家記載,目前統計了約有二十余家。”
下午時分,趙駿進入了北平府皇宮,入駐了元和殿。
衛隊眾人迅速在殿內殿外駐扎,有去給趙駿他們鋪床鋪,弄生活用品,也有將殿宇包圍起來,在外面站崗放哨。
而趙駿本人,則與北平府主要幾名官員在殿內交談,這個地方在最近一段時間,會成為他的居所。
此刻殿內眾人聽到趙駿把城市發展的規律,商業運轉的模式一一講解,一時如癡如醉。
就在這個時候,外面幽燕路負責戶籍管理的轉運副使吳若鵬跨入殿內,手里還托著一本公文,向趙駿稟報道:“其余中小世家,我們正在記錄當中。”
趙駿之前在容城的時候,就讓楊畋他們把世家的資料整理好,等他到北平府的時候就得第一時間交到他手里。
時間緊任務重,楊畋就立即讓吳若鵬先回北平城,立即著手進行調查整理工作。
今天趙駿進城,他那邊也剛好把資料送過來。
“說曹操,曹操到。”
趙駿一邊招手示意吳若鵬把公文遞過來,一邊笑道:“說到這些幽燕路世家,資料就拿過來了,你們幽燕路轉運司的效率很高啊。”
楊畋連忙說道:“知院有令,全幽燕路轉運司衙門自然是全力以赴,盡快完成知院交代的任務。”
“嗯。”
趙駿點了點頭,隨后翻開看了起來。
這份資料還是比較詳細,里面記載的是整個幽燕路,甚至包括目前歸屬于幽燕路的遼陽的大世家。
名單當中,除了最頂尖的玉田韓氏,昌平劉氏、醫閭馬氏和盧龍趙氏四大家族以外,還有十多個一線世家門閥。
如安次韓氏、懷來張氏、燕京梁氏、遼陽高氏等等。
他們曾經都是遼朝的高門勛貴家族,除了自身在遼朝擔任高官以外,家族還有大量的財產。
比如這個安次韓氏,為遼朝開國功臣韓延徽的家族,子孫后代多在遼朝為官,門第顯赫,家中房屋成棟,良田足足有數萬畝之多。
懷來張氏為遼朝侍中張長適后代,子孫同樣是遼朝權貴,且多與世家聯姻。
如張長適的孫子,遼景宗時期的左監門衛大將軍、知檀州軍州事張崇一的女兒就嫁給了玉田韓氏的子孫韓橁。
燕京梁氏則起源于河北定縣梁氏,五代時有后唐官員梁文規移居燕京,之后出仕遼朝,官至吏部尚書,以太子太保致仕,寓居于燕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