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在哪里?”
“在遵化東北的黑石山中。”
“你把位置標出來我看看。”
趙駿向身后擺了擺手。
江大郎會意,從懷里掏出兩份地圖。
第一份是古代灤州地圖,第二份則不簡單了,是現代地圖。
這是畫師根據趙駿那份中國地圖畫的,里面截取了現代北京以及周邊大部分地區,內容很詳細。
畢竟古代和現代名稱有區別之處,趙駿之所以能夠確定石城就是后世唐山市,就在于有這份后世地圖,加上古代地圖做對照。
江大郎把兩份地圖交給趙駿,趙駿隨即將古代那份遞給自然資源案的那官員。
雖然是古代地圖,但實際上還是根據趙駿那份現代地圖繪制,只不過里面的城市標注是古代標準,最典型的是現代地圖上有天津市,古代的那份沒有。
那官員見到這份地圖非常驚訝,可太詳細了,想了想指著上面遵化縣的東北方向四十公里外道:“大概在這個位置。”
“嗯。”
趙駿拿了自己那份現代地圖做參照,看到相同位置,上面標注的是后世遷西縣下轄的金廠峪鎮。
顯然在宋代還沒有遷西縣,這里屬于遵化縣的管轄,難怪石城沒礦,感情全在遵化。
這也正常,后世這些地方都歸唐山管,趙駿沒來過唐山,對這里不了解,地圖上也沒有山、礦之類的標注,自然就不清楚這里具體情況。
現在親自到了當地,這才明白,估計唐山市區不產礦,礦產全部來源于北面的燕山山脈,只是從山里把礦運到唐山建設工業而已。
想到這里,趙駿在遵化、遷西以南,石城以北,玉田以東,遷安以西的這一大片區域畫了一個圈道:“灤州知州何在?”
“下官在。”
周邦禮連忙站出來。
“你即刻組織全灤州自然資源部門相關人員,對這一片區域展開地質勘探,深入山林,尋找礦產。”
趙駿點了點地圖位置道:“即便要掘地三尺,也要把礦找出來,聽到沒有。”
“是!”
周邦禮大聲應下。
“嗯。”
趙駿收起地圖,環視四周,說道:“石城是這個好地方,以后把灤州治所遷移至此,待礦產找到之后,就要在南面建立港口,大力發展!”
只要石城鋼鐵廠建立起來,何愁大宋缺少鋼鐵?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