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駿點點頭,隨即下令讓衛士在城外安營,他與陪同官員進城。
不過等他走進城門的時候,卻沒有立即去縣衙,而是忽然又改主意,登上了城墻,四處眺望。
就看到石城四處平坦,一片一望無際的平原景象,唯有北面燕山山脈,高聳入云。
這里哪來的礦?
趙駿皺起眉頭,目光望向了北方的燕山山脈。
他不是唐山人,不管是后世還是現在,都是第一次來唐山這一片區域。
由于對唐山不了解,因此在沒來之前,趙駿還以為唐山市應該是一片有礦區的地方,最不濟也該有座叫唐山的山。
結果這里別說山了,就算是幾十米高的小丘陵都少得可憐。
照現在這樣,唐山市市區就不太可能有礦產。即便有礦也應該是深埋在地下,否則古人早就已經開始采礦煉鐵。
趙駿站在城頭上,頂著炎炎烈陽,身后諸多官員都擦了擦汗,卻沒有一個人敢說話。
過了片刻,他才問道:“石城自然資源局局長在何處?”
“下官在。”
有個三十多歲的官員站出來。
趙駿問道:“石城你們勘探過嗎?有沒有深挖過地下,看看礦產,這是你們自然資源局的任務吧。”
那官員拱手說道:“回知院的話,石城自然資源局是在前年石城官府建立后才開始組建,我們的人員不足,不能勘探全縣每一處,但也確實勘探過,主要的資源就是木材。”
“沒有其余煤炭、鐵礦之類的礦產?”
“沒有。”
“這樣嗎?”
趙駿皺起眉頭,隨后又道:“灤州自然資源案的人呢?”
“下官在。”
灤州自然案的知案站出來。
跟后世一個省的政府職能部門為廳級不同,宋代高級衙署往往叫某司,比如三司,經略安撫司、轉運使司,提點刑獄司等等。
司的下級是案,如三司當中的鹽鐵司下轄兵案、胄案、商稅案、都鹽案、茶案、鐵案、設案等七案。
原本案的主官叫點檢文字,副官叫孔目,并且各部、司、案上下級也非常混亂,有的時候下級單位也稱某部某司,景佑改制之后,就進行了調整。
比如案的主官改為權知某某案,簡稱知案。確定部、司、案、局四級,對應后世省部、市廳、縣處、鄉科,各有份內職能。
見應事主官過來,趙駿問道:“石城以及周邊的自然資源分布是什么狀況?有沒有煤礦,鐵礦?”
知案回答道:“暫時尚未勘探,也沒有發現煤礦和鐵礦。我們灤州自然資源案組建的時間太短,現在只是召集各縣的人員把自己縣里情況勘探一番,但很多深山老林”
“嗯,這不怪你,那從以前地方上有沒有發現礦產?你們有沒有詢問過當地百姓,看看他們在山里發現過什么東西嗎?”
趙駿又問。
知案想了想道:“有金礦,不過荒廢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