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想確實很有道理。
遼國內部不穩,作為統治階級最擔心的就是政權保不住。
各個民族部落反抗他們契丹族反倒是次要的。
主要矛盾是旁邊有一個比他們強大的鄰居正在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北上出兵馬踏塞北。
或許遼國上層權貴在科學治國發展的道路上跟大宋完全沒得比。
但基本的戰略眼光肯定還是有。
想也是。
趙匡胤早就說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現在的情況是大宋不僅在遼國身邊睡著,還打了遼國的兒子,搶了他的老婆,遼國上下豈能安心?
因此這一次高昌國鬧事,未嘗不是遼國在禍水東引,希望大宋把注意力放在西域上去,而不是盯著旁邊這個搖搖欲墜的近鄰。
想到這里,范仲淹點點頭道:“那大抵是遼人在慫恿,不過這也算是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大宋正缺少進攻西域的借口,這不就來了嗎?”
“所謂師出要有名,高昌國自尋死路,那就怪不得他人。我大宋堂堂正正,卻被一個蕞爾小國欺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宋綬說道:“此事當昭告天下,然后大軍出動消滅高昌。向世人宣布,這就是欺辱天朝上邦的下場。”
“嗯,正該如此。”
“下命令吧知院,此番滅了高昌國,大半個西域就能收復。”
“而且屆時或許還能震懾黑汗,將整個西域奪回。”
“自中唐后離開中原王朝三百余年的西域,也應該要回到漢人的懷抱了。”
諸多宰相紛紛說道。
換了以前,這幫人必定是保守派,面對遼人咄咄逼人,不稱臣納貢都算是好的,最多就是搞個澶淵之盟,與遼人兄弟相稱。
可現在手里有槍桿子,那腰桿子就硬,從原來的保守派立即進化成了激進派,儼然要恢復漢唐雄風。
這就是國家強盛帶給他們的底氣。
見到眾人的話,趙駿也就不再遲疑,拍案道:“好,那就這么辦,待會就找官家出詔書,我現在就寫手令,大家一起簽字,滅高昌,收復西域!”
滅高昌,收復西域!
如此一來,大宋的疆域就又能多出一百多萬平方,達到巔峰兩漢時期的水準。
若是再滅了遼國,把外蒙、外興安嶺、庫頁島等大片領土收回來,然后把吐蕃拿下。
那么將一舉超過巔峰時期的唐朝,擁有超過150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
中華秋葉海棠,便是一統!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