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可行的話,那就讓他去試試吧。”
晏殊點點頭。
趙駿說道:“嗯,那就讓他與物理學院那邊合作,繼續深入研究一下。”
“知院,我有些擔憂。”
一旁新進的宰相曾公亮忽然開口說道。
如今政制院又再次洗牌。
除了范仲淹和晏殊因為是最早八人之一,得到趙禎特許留下以外,宋綬和蔡齊也不再擔任宰相。
如此最早八人,除范仲淹和晏殊以外,里面的三相三參,呂夷簡、王曾、王隨、盛度四人病逝,宋綬蔡齊退休。
之后的第二屆進政制院的宰相為張士遜、李迪、賈昌朝、蔣堂四人。
前兩人病逝,后兩人當中,蔣堂退休致仕,賈昌朝被返聘為政制院顧問,主要給工部提供建造事宜。
因此老一批宰相就只剩下趙駿、晏殊、范仲淹、夏竦、杜衍、鄭戩六人。
去年十月換屆,在趙駿的支持下,范仲淹一派的富弼、文彥博、韓琦三人進院。
而晏殊舉薦了龐籍,杜衍推薦了曾公亮,鄭戩推舉了好友宋庠。
這六人之前這些年陸陸續續升遷,都成為了一級部門的尚書,有資格成為宰相,因才學而正式入院,并且也知曉了趙駿的身份。
唯一可惜的是,因為怕筆記本壞掉,新入院的宰相只在成為宰相,揭露趙駿身份的那一天看了一次電影。
讓新進的六人念念不忘。
而范仲淹和晏殊因為資歷最早,跟著趙禎已經把筆記本里除“人與自然”文件夾的存貨看完了,成為他們時常炫耀的資本。
此刻聽到曾公亮的話,趙駿好整以暇道:“說來聽聽?”
“之前物理學院解決了火車空氣受阻的問題,設計了流線型,又安裝橡膠板緩解空氣阻力。后來又把車輪也改成了錐形,讓車輛運行穩定,如今蒸汽火車的車速也大幅度提升,極限甚至能達到半個時辰三百余里,這固然是一件好事。”
曾公亮面露憂愁說道:“但車速越快,也更加不安全,若有人故意往鐵路扔障礙物,或者遭遇雪天、泥石流等,恐怕會非常危險,但凡脫軌或者翻車,后果不堪設想。”
“不錯,現在鐵路線少,沿途都有鐵道兵把守,還能保證安全。一旦線路增多,就必然無法顧及周全,難道還處處都派兵把守嗎?”
文彥博也說道:“一旦火車脫軌一次,那造成的后果非常大。輕則一火車的人與貨都會受到嚴重損傷,死傷慘重。重則讓全國百姓都驚懼火車事故,不再信任火車的安全,以后也沒有人敢坐火車。
“是啊,仔細想想,確實是這個道路。”
“現在還好,以后可怎么辦?”
“得想個辦法才是。”
其余宰相亦是覺得他們說得確實有道理。
“唔”
趙駿沉吟起來,思索二人的話。
現在大宋沒有出現火車事故,那是因為大宋的火車運行非常謹慎,三個小時才有一趟。
并且從火車頭到車軌再到車輪,都經過不斷試驗改進,增加了不少安全性。
再加上每隔十里有巡邏亭駐扎,有一隊鐵道兵駐守巡邏,外面還修建了鐵絲網柵欄。
重重安全防護措施之下,普通百姓想去偷鐵軌或者給鐵軌上放石頭之類的障礙物,還是非常困難。
但如今只有一條鐵路線開通,并且服務對象是貨運與達官權貴,高額運費和票價,本身就能收回運營成本,這才可以這么做。
然而一旦火車普及,全國都開始鋪設的話,那這么搞成本都收不回來。
所以就必須考慮安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