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渙搖搖頭。
“他們多大了?”
“蘇軾年十六,蘇轍年十四。”
“很好。”
趙駿滿意地點點頭道:“讓他們去汴梁初中,系統地學一學理科,也許他們是大宋未來的大科學家也說不定。”
“多謝知院。”
蘇渙高興不已。
要知道汴梁初中是要考的,一般人沒有這天分,或者即便有天分,在別的方面差一些,也根本考不進去。
現在能直接特招進去,那就再好不過,只要一步步拿到高中乃至大學文憑,以后會越來越吃香。
“去吧,讓蘇洵先去吏部報道,下午你叫他來一趟政制院,我跟他聊聊。”
趙駿擺擺手,示意蘇渙先去做事。
蘇洵還是很有才能,當初自己對他很是看重,本來應該也是像王安石他們一樣屬于重點培養的對象。
可惜因為父親去世,常年在家丁憂,走了包拯的后塵,少了這五年資歷,想以后跟上王安石他們的腳步,估計還得要幾年了。
“是對了知院。”
蘇渙正想離開,看趙駿比較高興,就又想起一件事情。
“還有事嗎?”
趙駿問道。
“是這樣的,不知道知院與魯迅先生的關系如何?”
蘇渙略微有些遲疑。
他其實聽說過趙駿跟魯迅是好朋友。
汴梁幾乎很少有人見過那位只在傳說當中的魯迅先生。
包括現在擔任知諫院的歐陽修,都對魯迅先生非常崇拜,可惜一直遺憾無緣與他相識。
不過很多人卻知道,知院認識這位先生。
而且不止知院,據說晏相、范相他們都認識,似乎魯迅先生屬于宰相圈子里的人。
所以現在斗膽一問。
“怎么,你也想認識認識魯迅先生?”
趙駿連連擺手道:“你不知道這位先生素來喜清靜,不喜歡外人打擾,且常隱于鬧市,觀察民間百態,不希望被人識破身份嗎?”
“下官自然知道,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我那侄兒蘇軾.”
蘇渙苦笑道:“昨日吵著鬧著要見先生,還說先生是他最崇敬的人,寫的詩詞就像是寫進他心坎里了一樣。”
趙駿原本臉上的笑容一僵。
周圍晏殊、范仲淹等知道內情的人,更是一臉看好戲地模樣望著他。
壞了。
李鬼又撞上李逵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