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的時候,漢朝的使者出使的時候都相當橫,就是過來逼著你在匈奴和大漢之間二選一。
如果對方國家與匈奴勾結,就會一言不合殺對方的國王、丞相、大臣之類,如張騫、傅介、班超,都是此中翹楚,可從來都不會對對方多禮貌。
所以大宋這次的使者就是這樣,臨行前知院說了,大宋不會主動欺負別人,該有的正常禮節要有,但絕對不會被別人欺負。
使者代表的是大宋朝廷,什么身份見什么禮儀,即便對方是國王,也最多就是拱拱手,絕不可能下跪。
因而區區一個商人,點點頭就行,沒必要過于尊重。
不過那莆晉卻并沒有因為對方只是微微點頭致意而感覺到憤怒,反而十分高興,連連露出討好的笑容。
接著王罕又繼續說道:“這是占城商人辛押陷啰,此行是占城向導。”
“你好。”
譚文學與章有為又點點頭。
“這是朱羅國商人佛蓮,此行是朱羅國向導。”
“你好。”
“這是后遮樓其國商人”
“這是阇婆國商人”
“這是浡泥國商人”
“這是注輦國商人”
“這是大食商人.”
王罕一口氣給他們介紹了十多個商人。
這些都是常年居住在廣州本地的國外大商賈,一年基本上要往返于本國與大宋之間一至兩次。
大宋在城內尋找向導和翻譯的時候,這些明明已經是頂級大商賈,卻都踴躍報名。
要知道根據《宋史》記載,儂智高攻打廣州時,擄走藩商足足有數萬家。
注意,是數萬家。
以一家即便只算三口來算,那也是十多萬人。
再算上沒擄走的,歷史上此時廣州的外商人數至少在二十萬以上。
而如今歷史改變,海貿更加旺盛,根據統計部數據,去年在廣州常年定居的外商,已經達到了四十萬以上。
這些人富得流油,服飾皆金珠羅綺,用皆金器皿。所建屋宇宏麗奇偉,益張面大,富盛甲一時,修造的伊斯蘭教塔寺高入云表。
每到宴會則揮金如糞土,輿皂無遺,珠璣香貝、狼藉坐上,以示奢侈。可見他們財富豐厚,生活富麗奢華。
不過面對譚文學他們,卻一個個都非常拘謹,在這次宴會上,地位卻是非常的低。
很快譚文學與他們一一會面,并且都微微點頭表示友好。
之后王罕帶著眾人到了位置上,各自坐下。
譚文學與章有為分別講了幾句話,說了奉天子詔令出使西方,代表朝廷,辛苦在座各位云云。
眾人紛紛鼓掌。
十多年下來,鼓掌如今已經從政制院傳出,在官場上漸漸流行。
等坐下后,章有為好奇地對王罕說道:“漕司,我原本以為這次只是找了一些普通向導和翻譯,沒想到都是商人,他們都要回國嗎?”
王罕笑道:“郎中有所不知,你們每到一地,必然需要當地權貴帶著你們去找國王,若是普通人,又怎么有這樣的權勢呢?”
“原來如此。”
章有為恍然大悟,然后詫異道:“他們都認識他們國家的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