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外國商人沉船非常多,后世泉州、廣州等地發現以及打撈的宋代沉船不知道多少,更別說茫茫大海上。
所以可以說這些錢都是外商拿命換來的,本就不應該眼紅。
不過趙駿還是想辦法從他們那榨了點油水。
就是收保護費。
過程就像譚文學在海上看到的遍地大宋龍旗一樣。
大宋現在把海軍勢力范圍擴張到了馬六甲海峽,由海南島、廣西、廣東三地的水軍以及靖海軍進行持續巡邏,對航線進行貿易保護。
商船上如果有大宋龍旗,并且確定是在大宋注冊有公司的,就能夠得到海軍的庇護,從而防止海盜的出現。
在大宋注冊公司其實沒那么多好處,這樣就享受不到外商紅利,需要由本地工商局管轄,所有的賬目都要對工商局公開,很難再用信息差獲利。
基本上這樣做只會讓外商根據商品的價格,一趟最多能損失10%額外商稅,最少也得5%以上,在總稅率上已經接近大宋本國商人。
然而在海上航線非常成熟的情況下,風險就只有兩個,一個是遭遇暴風雨或者觸礁導致沉船,另外一個就是遭遇海盜。
大宋直接幫助外商排除了其中一個風險,就相當于保護了他們的生命,讓他們能夠安全通航。
這難道不值得多納一些稅嗎?
“嗯,漢龍下的這手棋還是穩啊,遙想當年,全國那么多港口一年歲入也不超過八百萬貫,如今江浙、廣州、泉州等地,一年光外貿加起來就頂得上以前大宋一年稅收了。”
晏殊看著手中的數據,笑著搖搖頭道:“現在老夫看錢都覺得只是個數字,誰能想到這海貿能成倍成倍地增長?十多年來,居然能長七八倍之多。”
“外貿的比例逐年升高是件好事,這證明了我們國內有足夠的生產力對外提供,也證明了大宋的影響力越來越深遠。”
趙駿說道:“當然了,這一切也都離不開我們對世界的探索。要是沒有在高麗、日本、越朝、麻逸、蒲羅中駐軍,要是沒有收復西域,這中間還不知道被多少人賺走差價,被多少人攔截貿易通道呢。”
“是啊,日本這些年白銀和黃金開采量大增,收復西域后,中東商人與西域貿易量大漲,我們在蒲羅中駐軍,保護了阿拉伯商人,激發的是他們的經商積極性。”
“我手里的是國內商貿數據,今年上半年就有一億三千萬貫了,看樣子今年商稅比去年又增長了至少10%啊。”
“慶歷九年的時候咱們一年稅收為2億貫,十年為2億2千萬,十一年為2億5千萬,今年海貿增長了不少,商貿也增長了10%,莫非年底有望突破3億貫?”
“很有可能哦,在高速發展期間,gdp,稅收每年增長10%以上,甚至20%以上都有可能。我記得小時候看新聞,好像是我6歲的時候,那就是06年看新聞,我國才3.7萬億稅收,到來年就變成了4.9萬億,直接增長了32%,可見進入工業高速發展期,不管任何數據都是飛躍式的,你們以后也要習慣。”
“還沒習慣,還沒習慣,多來幾次,我們就習慣了。”
眾人笑得合不攏嘴。
每年數據上來,都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候。
誰能想到,十多年前一年財政收入最高不超過一億貫,低的時候才五六千萬貫的大宋,如今財政收入已經能達到3億貫了呢?
而且這還是大量降低農業稅和商稅的結果,如果按照以前的稅率來算,恐怕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翻了七八倍了吧!
這意味著大宋的整體經濟體量,是曾經大宋的七八倍。并且大宋的版圖,也增加了400多萬平方公里。
而這,才不過是短短十六年間發生的事情而已!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