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這里在名義上依舊是阿拔斯王朝。
在公元11世紀中葉,中東地區的格局主要被幾大勢力瓜分。
紅海兩岸以及地中海南岸海濱為法蒂瑪王朝,主體為后世埃及,并有沙特阿拉伯紅海海濱部分,以及利比亞和突尼斯海濱部分。
然后后世伊拉克部分被白益王朝控制,南面的沙特阿拉伯沒有建立起王國,處于荒無人煙的沙漠地區,有部分貝都因人游牧部落在其中艱難生存,其中一部分建立了阿曼與也門兩個國家。
后世伊朗部分原本也屬于白益王朝,被新崛起的塞爾柱帝國侵占,此時包括伊朗、阿富汗以及北面幾個斯坦的大部分領土都歸屬塞爾柱帝國。
巴基斯坦部分則是曾經中東霸主伽色尼王朝,被崛起的塞爾柱帝國趕到了印度北部。
地中海東面,也就是后世土耳其為東羅馬帝國,也稱為拜占庭帝國,之后就是格魯吉亞、阿塞拜疆、摩蘇爾、阿勒頓等幾個小國。
不過除了北面的東羅馬帝國以外,這些勢力基本上都是從阿拔斯帝國分裂出來,名義上是奉如今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卡姆為主,但實際上卡姆只有宗教領袖的地位,而沒有了實權。
現在巴格達被白益王朝掌控,因此目前巴格達有兩層含義,一是白益王朝的首都,二是伊斯蘭教的文化名城。
這里有大量宗教派系在此活動,各家學說在這里傳播出去,各大派系相互講學,光宗教學校就有三十余座,在當時與開羅、科爾多瓦并列為伊斯蘭教三大文化圣地。
大宋使節團一行人一邊聽著翻譯的介紹,一邊站在船頭眺望。
就看到巴格達果然是一座氣勢雄偉的城池,面積非常大,城內密密麻麻,建起無數大大小小或尖頂、或圓頂的夯土房屋。
房屋建筑樣式頗具中東風格特色,底格里斯河碼頭沿岸到處都能看到來往的商船,岸邊攤販林立,大量手工制造業者把自家的地毯、香料、絲巾、陶制品拿出來販賣。
船隊的抵達引得很多人駐足觀望,碼頭一時間人山人海,很多人站在河邊伸長了脖子好奇打量。
自從去年塞爾柱帝國吞并了白益王朝位于波斯灣東面的領土之后,白益王朝的商業就每況日下,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這樣大規模的商船了。
很多人紛紛猜測是哪家的大商人有如此大的手筆。
只是很快就有人認出這似乎不是阿拉伯人的海船,有見識的立即就發現這些都是清一色大宋的海船,一時驚嘆于這莫非是有大宋的遠洋商人來到了巴格達?
雖然阿拉伯人會從大宋購買船只,然而大宋的海船價格非常昂貴,并且也只有遠洋商隊才能用到。
能夠遠洋的商隊本就是阿拉伯帝國最富裕的商人之一,而能夠買得起大宋海船的更是鳳毛麟角,即便是買大宋的海船,最多也就十幾艘。
這些所有的船只全都是大宋海船,其中還有一艘竟然是鐵甲船,顯然就已經不是阿拉伯帝國任何一名大商人能夠做到的事情。
因此一些聰明人馬上就意識到很可能是大宋的船隊過來了。
這下碼頭就更熱鬧。
“這些船只怎么以前沒看到過?”
“那些是東方大國的海船,我曾經見大商人薩拉丁從遙遠的東方回來時,帶來過這些海船,不過那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薩拉丁?我知道他,曾經王國最有錢的人。我聽說他十年前離開巴格達,遠赴東方,結果就沒有了下落,很多人猜測他在海上遇到了風暴遇難,這次莫非是回來了?”
“不可能是他,就算是薩拉丁以前也只有三艘宋人海船,你看現在這里最少五六十艘,恐怕薩拉丁的全部財富也擁有不了那么多,或許是東方國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