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之亂,侯景得到了當時南梁擁有的第三枚玉璽,侯景死后,他的手下帶著玉璽逃走,被北齊將領辛術獲得,最后落到了北齊手中。
因此當時南北朝的格局里,北方的北齊、北周以及南方篡了南梁的陳國手里,各有一枚。
并且他們都宣稱自己手里的是真的。
直到北周滅了北齊,獲得了第三枚,楊堅篡北周,得了第二枚和第三枚,然后滅了南陳,自此三璽歸隋。
這也是傳國玉璽最有可能存在的時候。
隋朝滅亡之后,三枚玉璽當中的一枚丟失,唐朝得到了另外兩塊。
至于到底是哪兩塊,史書沒有記載,五代十國的人也沒有那個能力去考究。
因此萬一唐朝剛好得到的是那兩塊假的,丟了真的也說不好。
再就是即便是隋朝末年丟失的那一塊是假的,唐朝得到了一真一假,到唐朝末年傳到后唐李從珂的時候,又丟失了一塊。
搞不好李從珂拿的那一塊是假的,真的在唐末就已經失蹤。
所以如今玉璽已是撲朔迷離。
畢竟要想保證眼下出現的玉璽是真,首先得保證三個玉璽當中的確有一塊是真。
然后又得保證隋朝末年丟失的那一塊是假,接著再保證唐朝末年丟失的那一塊是假。
最后還得保證這個真玉璽就是李從珂抱著在玄武樓自焚時埋在廢墟下的那一塊。
并且又那么巧合地被修鐵路的工人給挖了出來。
到了這個時候,只要是個正常人都知道,可能性已經是微乎其微。
因此眾人剛開始的激動,已經完全被打消。
“那,真玉璽除了這八個字,還有上缺一角之外,有其余什么特征嗎?”
趙禎不死心地問道。
上缺一角是《漢舊儀》和《吳書》都記載的事情,可見真實性非常大。
眾人雖沒細入研究歷史典籍,但這種很明顯的特征還是知道。
趙駿想了想道:“除此之外,在側面可能有“天命石氏”,在肩部可能有“大魏受漢傳國璽”幾個字。”
“咚咚咚咚。”
正在這個時候,外面敲門聲又響了起來。
趙禎說道:“進來。”
王守忠推門而進,走到眾人面前雙手平舉彎腰鞠躬道:“官家。”
眾人就看到他手里舉著一個托盤,上面擺著個黑魆魆,周邊還略有膨脹的石頭。
“放過來。”
“是。”
王守忠將托盤放在了書桌上,然后識趣地離開,把門又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