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吹空調吹多了會生病。”
趙駿隨口敷衍了他幾句。
曾公亮把一些他做好的公文批示拿過來放在他桌子上。
政制院的政治生態以趙駿為首。
全國各地以及各部的重要公文上交到政制院,由政制院進行批閱。
但這些事情肯定不是趙駿一個人就能搞定的,所以每個宰相除了負責各部門的事情以外,也要進行劄子批示。
做出決定的劄子最后匯總到趙駿這里,趙駿看完了宰相們的處理方式,沒什么問題就下發出去。
如果有問題他自己改,其余宰相有異議的話,就大家一起商量一下,拿出個章程。
基本上除非趙駿一意孤行,否則的話主要還是以大家議論為主。但如果趙駿真的一意孤行的話,那么即便鬧到趙禎那也沒用。
他一個人說了算,只是看他愿不愿意行使這樣的權力而已。
趙駿接過曾公亮批示后的公文,每本大致掃了一眼,曾公亮還在旁邊解說道:“這是火器司的報告,要汴梁鋼鐵廠建兩條落后的生產線。”
“建吧。”
趙駿撓撓頭。
之前落后的生產線其實并沒有拆。
但新的技術成熟之后,落后生產線就沒有用了,扔在那生銹。
不過技術和產業工人還在,以前的那種大炮管、小炮管還有燧發槍的槍管應該還是能做出來。
這樣加上米尼彈與實心彈的生產線,就能組成完整的一戰前那種落后的槍炮工業流程。
誰能想到在已經擁有了無煙火藥,堪比二戰時期槍炮技術的大宋,還得去造一戰前的那種老古董呢?
“這是火器司的另外一份報告,已經研制出了機關槍、左輪槍等新式武器的圖紙,火器司那邊希望能夠發到鋼鐵廠去打造。”
“讓他們去試試吧。”
“然后就是工商部今年上報過來的數據,他們希望略微下調一下酒稅,現在糧食太多,多釀酒也能有助于稅收。”
“那讓他們自己確定個章程吧。”
“嗯,工部那邊也奏了一些地方工程匯報,都是利國利民的工程。”
“讓工部派人去看看,確定方案,保證萬無一失,計算好方案需要多少錢,再找各大企業投標。”
“是,還有戶部這邊.”
曾公亮把自己份內的公務一一向趙駿匯報。
諸多宰相自然是有分工的。
朝廷目前有五十多個部,一級部門十六個,二級部門和三級部門加一起差不多三十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