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筆趣閣 > 其他小說 >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 第五百零九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

          第五百零九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2 / 4)

          所以即便是已經搞出原型機,想量產也不是那么簡單的事。

          不過應該也不會太久。

          因為后世的卡爾·本茨畢竟是孤軍作戰,一個人完成了整個汽車的發明。

          而蔡質作為武安鋼鐵集團的理會長,有一個龐大的鋼鐵集團作為后盾,同時還有來自于朝廷的支援,以及趙駿的點撥。

          所以在擁有了技術條件以及材料條件之后,就能很快地完成了本茨用了幾十年時間才能做成的事情。

          這就是舉國之力的好處,如后世日本舉國之力,短短數十年就能完成整個工業積累。

          在視察了武安鋼鐵廠,又點撥了蔡質幾句之后,趙駿又馬不停蹄地離開了武安,前往山東登州。

          他要去那里視察新建好的威海造船廠。

          這是大宋第三家國營大型造船廠,在工業化之前,大宋造船業發達,于泉州、虔州、潭州等地設有造船廠二十六處。

          不過這些地方只有泉州主要用于造海船,其余造船廠大多是造漕船和國內江船,海船行業為泉州壟斷。

          工業化之后,大宋先在浙江建造船廠,用于造大型海船,以方便同日本和高麗通商。

          緊接著蒸汽機技術應用在了船只上,于是在浙江造船廠誕生了第一艘鐵甲艦,當時的江浙路副轉運使柳永成為了見證人。

          慶歷九年,大宋統籌了整個泉州的國營造船業,成立第二家大型造船廠,為福建路直營,與兩浙路的造船廠形成競爭關系,以此加大技術升級和投入。

          到了前年,也就是慶歷十一年,山東威海的造船廠項目也落地,經過兩年的修建,一個規模比浙江造船廠和泉州造船廠還大的新船廠出爐。

          不過區別于前兩家,浙江造船廠與泉州造船廠大宋采取國營的形式,讓他們主要從事民營海船,包括運輸船和載客船等等。

          而威海造船廠則是政制院直屬,于今年正式成立的大宋海軍的隸屬船廠,主要的用途就是造軍艦。

          現在大宋的鐵甲艦才七艘,每支海軍才一艘,除了一艘鐵甲艦以外,其余的船只都是木頭軍艦,雖然在東南亞這一塊夠用,但畢竟太弱了些。

          要想前往遠海,以蒸汽動力的鐵甲艦少不了。

          哪怕武安鋼鐵廠已經研制出了發動機,石油未來取代蒸汽機成為各艦船的主要動力源是趨勢,現在繼續造蒸汽機軍艦屬于落后行為。

          然而趙駿很清楚,東方是一個非常缺少石油的國家,發動機這么早研制出來未必是好事。

          所以他必須未雨綢繆,先讓蒸汽機動力軍艦下餃子,擁有一批強大的海軍,才能夠開啟石油時代,讓大宋有足夠的武力保證石油的攫取。

          否則的話,空有技術沒有資源,只是空中樓閣而已。

          “知院,到了。”

          船艙內,李孝基的話傳到了趙駿休息的房間里。

          他從山東回來,坐的是漕運廣濟河運河。

          這次隨行,由軍器監知監李孝基和審官院知院王安石跟著。

          他們是在慶歷九年趙駿第二次巡視天下之后回來升的職,先由從五品知州升至正五品京畿路通判。

          接著調為從四品京畿路副轉運使,然后王安石去了審官院,李孝基則去了軍器監。

          目前添為正四品。

          但這也是他們目前能達到的極限,要想升至二級機構的部門主官還得五年,再去一級機構主官又得五年。

          反倒是蘇渙從上次巡游天下到現在已經在制敕司干了四年,還有陳希亮和趙抃也各自在三級機構即將滿五年任期,要繼續往上調升。

          至于楊察和楊告,由于他們之前就是一級機構侍郎,一個升任諫議大夫,一個升任警察部尚書。

          基本上就是明年的事情。

          所以可以預見的是,到慶歷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056年10月,第四屆政制院的時候,就是楊察和楊告上來。

          再下一屆,也就是1061年,就是蘇渙、陳希亮和趙抃三人晉升宰相。

          直到1066年,才輪到王安石和李孝基。

          不過也正常。

          畢竟二人一個才33歲,另外一個35歲,屬于年輕一輩。

          最新小說: 劍出華山 帶著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閑的都市怪談生活 穿成四福晉后我過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無為(科舉)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戰:從亮劍開始的批發帝國 三角洲行動:拐一只麥小鼠回家 讓你當書童,你替少爺科舉中狀元 靳總的隱婚甜妻又上熱搜了
        2.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3.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