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屁股決定腦袋這句話雖然不好聽,但太有道理了。”
屋子里趙駿看著堆積如山的公文,以及制敕司吏員還在不停往政制院送的公文,扶著額頭有種想死的心情。
他雖然是工作狂,卻不是受虐狂。
本身每年年后國內就一大堆事情要忙,各地都鬧著要修這個修那個,搞工廠,修鐵路,建水壩,挖河流。
這還只是國家發展大事。
其余很多事情也需要由政制院做出決定。
比如司法改革之后,雖然三權分立,可這年代冤假錯案太多,三司一旦遇到事情,為避免責任,到處踢皮球耍無賴。
有時候甚至還得在報紙上看到當事人的家人伸冤,監察院才發現有問題,于是申報政制院,政制院再派人下去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什么屈打成招、為破案強按罪名、無證據起訴、光速入獄、甚至獄中“自殺”等等事情,令人發指。
而且這還不是個別問題,全國普遍都存在,各地的三司系統包括縣尉、監察院、大理院不公的事情非常多,冤假錯案一籮筐,可謂年年都有。
這就關乎到體制問題了。
雖說以前體制更糟糕,冤假錯案率比現在多個十倍不止,乃至于只要給錢,沒案子縣官、州官都能給你變個案子出來。
像趙駿當年第一次巡視天下,就曾經遇到過一起有人為了謀奪競爭對手產業,花重金請州官捏造莫須有的罪名,把人害死,然后侵吞對方家產的事情。
但問題在于這些情況依舊存在,上面要求公平公正,要各地官府為百姓謀福祉。
這樣的行為實在是讓人氣憤。
政制院不得不每年都要做出各種舉措,對
如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報紙雜志等輿論監督,對爭議案件上報最高法直接裁決,對各地司法機構強調疑罪從無和程序正義等等辦法,以維持司法的公正。
并且不止這些。
工業化后,全國各地都在搞建設,積極搞發展,加速推動商業流通。
本身大宋就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時代,第一次工業革命成功,自然造成了商業發展繁榮程度比以前強了十倍不止。
而有發展那就有相關行業規定,否則的話,將造成行業野蠻生長,各類不符合法律的違法手段將孕育而生。
因而不管是商業、民生、亦或者手工制造業、飯店、酒樓、青樓等等,涉及相關行業,就得辦相關證件,以此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
可問題是百姓跑各部門辦手續,辦證件,很多地方的行政效率低下,經常拖拉,且有吏員在其中摸索油水,上下其手。
給錢的話還好說。
甚至你人都不用去,只要有公驗,也就是戶籍資料,他們能直接給你遠程辦好。
不給錢的話。
本來只需要跑個兩三趟的部門,兩三天就辦好的事情,拖你個三五月,乃至于一兩年都很正常。
所以雖然現在是一個好時代,比以前的封建時代要強了太多的時代。
但依舊存在各方面的問題,需要政制院時時刻刻來應對,做出各種相關的舉措,以此維持國家發展、法律嚴明以及社會秩序和道德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