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那么大的領土而沒有治理開發的能力,還要應對大量不服管教不服王化的少數民族,只會嚴重耗費國力。
反倒不如就像滅西夏和敗遼國一樣,再多等幾年,讓工業化的進程再強一些,有挖掘機、推土機之類的工業產品,再對那么大的沼澤進行治理開發。
這無關于趙駿在乎不在乎東北,而只關乎于眼下的東北確實沒有漢人,沒有本民族的人存在,派人去管外民族,本身就難以管理,加之還得開發,對于大宋來說,真就是得不償失。
“算了。”
趙駿最終也只能苦笑道:“改土歸流,實際統治吧。”
“那具體怎么做呢?”
范仲淹忙問。
“兩個答案!”
趙駿豎起兩根手指頭。
“一,招募人手,大量往東北移民,闖關東,搞開發。”
“二,調集大量軍隊駐扎東北,搞建設兵團,招募當地少數民族青壯加入,以工代賑,迅速把東北建設起來。”
說完之后,他環視眾人說道:“這兩個答案每年要花的錢肯定非常多,不過一旦成功了,沃野千里的東北黑土地平原將為大宋帶來數不盡的生產力提升,也算是高投資有高回報。只是這是個長久計劃,甚至可能是百年大計,投資下去需要很久很久的時間才有效果,所以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大宋都要花很多錢在東北。”
眾人互相對視,也只能點點頭表示明白,明年又得花不知道多少財政往東北砸了。
不過也確實沒什么辦法。
工業化進程越高,治理和開發自然的能力就越強。
像沼澤湖泊這種,大量挖掘機、推土機能在幾個月內給你修幾十條小運河,把水全給你送到附近河流里,最后再排到渤海去。
而電鋸和汽車,可以在短短幾個月內,把大量森林砍伐,然后開拓出一片肥沃的黑土地平原出來。
現在這些全沒有,那就只能采取最原始的手段——人工修河,人工砍樹。
東北現在一片澤國,唯一的辦法就是這樣。
雖然是最笨的辦法,但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就如同后來的東北也是明清時期上百年如一日,一步步被漢民族開墾出來的一樣。
只能說比后來明清時期東北稍微好一點的是。
明清依舊是封建農耕社會,而大宋卻已經是工業國家,并且已經有在慢慢向虛君制度轉變的現代化體制。
在擁有這樣的體制和技術的情況下,只要官府的運轉效率足夠高,科技發展的速度足夠快,過個十幾年,大量的現代化工業設備出現,就能大大減少東北治理開發進程。
這也算是他們唯一的一點期盼吧。
“好了,那就這樣決定了,具體怎么移民,計算出今年要向東北投資多少錢,你們來算,我還有事情,包括今天的政務你們也都處理了,晚點我會來看看。”
說完之后,趙駿站起身準備離開。
看著本就堆積如山的公文大家都有點頭皮發麻,現在又少了個主力軍,那他們哪里能干?
當下晏殊就馬上攔住趙駿說道:“漢龍,你這個時候可不能偷懶,我老頭子一個,六十多歲的人了,再處理這么多公務,怕是要死了。”
“是啊知院,你可不能嫌這幾天的公務多就逃了,本身我們雖然有批閱權,但最終決定權可是在你手里。”
“對啊對啊,可不能讓你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