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工業產值.人口數量教育指數就業人員務農人員工薪水準”
晏殊一口氣說了十多項主要的數據統計。
實際上統計部的各項數據標準林林總總有四五十多個,就連各地犯罪率、官員清廉指數都有,但晏殊先說的這些屬于是衡量國家發展的指數。
可以通過這些數據來觀測去年大宋的進步有多大,因此是主要數據,自然是要先拿出來報喜。
聽到他的話,趙禎倒吸了一口冷氣道:“6.24億貫稅收嗎?比之以前增了十倍!”
“不止十倍,應該是二十倍才對。”
趙駿指出道:“以前的稅率由于各種苛捐雜稅的緣故,至少在30%以上,現在基本降到了15%以下,所以跟從前比一定是要再翻一倍的。”
“那豈不是說明我們大宋體量比之前翻了二十倍?”
趙禎張大了嘴巴。
他萬萬沒想到眼下的大宋在短短十八年間,體量就暴增到了這個地步。
不過趙駿卻笑了笑道:“沒那么夸張,去年是特殊情況,我們賣了那么多軍火,簽了那么多貿易訂單,短時間內外貿數據暴漲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估計明年就應該會有所回落。”
去年全年光外貿訂單就比前年多增加了5億多貫,當然不是憑空增長,而是大宋開拓了全球新市場,把全球的國家都集中到了大宋,簽訂了大量的訂單。
除了軍火訂單以外,還有其余瓷器、茶葉、絲綢、書籍等等,并且這個數據并非是只包含出口,進口數據同樣包含其中。
也就是說大宋在去年進口和出口額一起增加了5億貫,里面還不知道有多少金銀礦產、香料木材、寶石異珍等原材料源源不斷地涌入大宋。
全球各國拿到了軍火和大量新鮮出爐的工業品、手工制造品,大宋得到了大量的金銀財富。雙方各取所需,簡直是秦始皇摸電線再玩克隆——兩邊都雙贏麻了。
但這種爆發性增長基本上也就去年一年,今年肯定會稍有回落,并且每年都回落一些,不可能再像去年那樣恐怖增長。
原因很簡單。
一是目前全球市場就這么點大,整個世界人口算上大宋目前的1.6億人,最多也就10億,大宋的工業品雖然不可能一下子填滿,但也得讓各國先消化消化再說。
二是賣了太多軍火,肯定會導致全球戰爭升級,一打仗就沒時間建設,經濟就會下行,沒有足夠的錢來購買大宋的產品也很合理。
因此去年的輝煌估計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僅僅只是一次巔峰,要想復刻還是得全球的生產力再次升級才行。
只是即便如此,對于大宋來說,也已經是一個非常夸張的數據。
基本上跟景佑年間相比,不到二十年間,除了人口以外,大宋的其余數據都增長了十多倍。
就連人口也翻了一倍多,一對夫妻生三四個,五六個甚至七八個以上都是常態,再過幾年大宋的人口突破到兩億也是遲早的事情。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等到公元1100年,也就是46年后,大宋的人口應該會到8-9億,甚至10億人也有可能。
這并不是危言聳聽。
因為后世我國建國初期,于1954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是6億人,結果10年后的1964年再次普查就變成了7億,等到18年后的1982年,人口到了10億。
不到30年的時間,人口翻了接近一倍,這還是我國比較窮的階段,要不是計劃生育的話,恐怕到2023年的時間,人口得到20億以上。
所以在工業發展下,生產力日益上漲,人口大量增多也是一個必然趨勢,包括后世西方工業革命初期也同樣是如此。
只是跟后世不同的是,后世我國人口雖然大漲,可國內經濟形勢卻很一般。
如今經濟卻是瘋狂暴漲,人口增長反而會跟上經濟紅利,這樣經濟與人口相輔相成,反而不需要像后世那樣搞計劃生育。
畢竟越窮就越生,富裕之后反而就沒有生孩子的動力。
等到四五十年后,人口即便是突破了10億,甚至15億人,工業化進程發展到較高的地步,生育率就會自然而然地下降,倒也無需要為這個過于操心。
“嗯,去年的增長著實令人高興,這樣的話,那我們之前訂下的全國教育教育升級,三年免費義務教育,資金就有著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