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晚上回到家中,便有些迫不及待地把姜緣發給自己的文稿導入器,開始讀了起來。
先看書名,書名與上一部一致,都以案件為名。
再看一眼簡介,白天開會的時候,楊超就瞟了一眼簡介,當時就已經期待得不行了。
現在亦是如此。
兇犯向偵探傳達挑戰書的題材楊超讀過不少,有精彩的也有不精彩的。
主要取決于作者,以及與兇手對弈的偵探。
偵探波洛自不用說,已經以羅杰疑案展現了其獨有的魅力。
至于作者則是披上了阿加莎馬甲的姜緣。
兩者結合之下,楊超仿佛已經透過書名簡介看到了一場頂級的對弈。
序言部分,由黑斯廷斯上尉敬上,告知了讀者將在后續某些章節采用第三人稱的敘事,并能夠擔保其真實性。
很多偵探都會這樣一個助手,一個伙伴,幫助其破案并記錄破案的經過。
黑斯廷斯之于波洛,就如同華生之于福爾摩斯。
序言部分讓楊超看得眉頭輕挑,在某種程度上是否說明了此書應該不存在敘詭的可能性了。
換了個世界,羅杰疑案在藍星也算是敘述性詭計開山之作。
自從此書在國內外爆火之后,已經有不少推理作家以敘詭為內核進行創作。
算是帶起了一波風潮,不少作品純粹是為了敘詭而敘詭,但想來時間長久也能產出不少高質量的作品。
在上一部羅杰疑案中,黑斯廷斯這個名字便有出現過,但并未正式出場。
為了完成敘詭,羅杰疑案的案件記錄是由謝潑德完成的。
黑斯廷斯的正式出場,也讓楊超愈發覺得有系列作的感覺了。
“浪漫是犯罪的副產品。”
序言中這樣一句話,使波洛的形象在楊超心目中變得愈發立體,質感一下就立了起來,吸引著他繼續往后。
第一個章節,以黑斯廷斯的視角出發,波洛收到了來自abc的來信。
信件內abc向波洛發起了挑戰,并讓其留神6月21號的安德沃爾。
在黑斯廷斯看來,更有可能是一封惡作劇來信,但波洛卻有種不詳的預感。
到了第二個章節,就是非黑斯廷斯視角的敘述。
很短,一個第一次出場的角色,卡斯特先生在21號的前一天,拿著列車時刻表翻看,接著在一份名單上的某個名字旁打了個勾。
這讓楊超看得有些困惑,不解其意。
再往后看去,時間來到六月二十一日,安德沃爾果然發生了案件,一個名叫阿謝爾,開煙草報紙鋪的老太太遭到了殺害。
波洛受邀準備前往案發地點。
案件發生得理所當然,并未讓楊超感到意外,可這一章仍舊看得他心癢癢。
波洛在閑聊中談起了幾個案件,都讓他覺得不像是隨口提起,而是確有其案的感覺。
透過寥寥數字的描繪,楊超仿佛又看見了兩本系列作品擺在了自己的面前。
第一個案件已經發生,波洛與黑斯廷斯一同前往安德沃爾了解案件發生的經過。
讀到此章,楊超看了眼時間,已經接近凌晨十二點。
不過他本就做好了要熬夜此書的準備,毅然選擇翻頁繼續讀了下去。
來到安德沃爾,波洛對案情作了初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