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騎了一兩百米才看到幾個小孩,就讓小孩們趕緊回去帶話,河里有水葫蘆,叫上大人去看是哪個魚塘出水口漏了。
回城,一路向南,他估摸以后會跟這個公社打交道,東張西望看周邊環境。
空間里的魚不合適賣給這邊的收購站,要是傳出他把魚塘扒了抓魚的謠言,那不是屎也是屎,說不清楚的。
李銘找了處收購站,一次性賣了80斤,得20元錢。
然后他就找了個小飯館吃了頓飽的,有票就是方便。
又一路向北,由于李銘換了一條河,一個小時,魚只收了20斤,生長能量倒是達到50斤。他決定再換一條河抓魚,10條半斤的鯽魚還沒湊夠呢。
兜兜轉轉又搞了30多斤魚,20斤生長能量,一堆夠做個柜子的木頭。李銘現在累計有70斤生長能量了,空間里能明顯的感覺生長能量的充盈。
打道回府他騎上自行車一路飛奔,屁股都快要抖散架了。
花了點時間,李銘又找了個收購站賣40斤的魚,收入10元錢。他得多積累點錢,買衣服,買煤,買手表,買輛二手自行車等一大堆東西需要買。
他打算晚上找易中海換布票、背心票。
易中海能在四合院那么高的聲望,肯定是把高級工人的票證福利換給四合院鄰居了。
要知道被打倒的某些人工資一個月幾千塊,比領導還高好幾倍,大部分工人都只是三四十塊,不打倒你打倒誰呢
李銘騎車回到四合院才5點鐘,進屋關門,放出水桶。他用空間把自行車的污泥清理干凈,又把自行車收進空間保養了一下,這沒消耗氣運能量。
借了別人的車,可得完好的還給人家,名聲才不會壞。
這個時代是熟人社會,名聲非常重要。其實不管古今中外,熟人社會都會講究這些,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純粹就是社會經濟關系使然;以后的城市流動快,不知根也不知底,對方隨時消失不見人,誰能不互相提防著點
趁著時間還早,李銘出門去買水缸。附近的交道口供銷社沒貨,在南鑼鼓巷供銷社,他買了個大缸本想自己扛回來。
但是,他瞅了瞅,改主意又多買了一個,叫了個板車幫忙搬這兩個大缸。
帶著買回來的大缸,李銘再次回到四合院都6點了。
在院里,他洗了一遍缸,扛回房間,裝水,放魚。他用桶裝了兩條三四兩的魚去還自行車,用了人家的車帶點禮才合適。
剛好遇到一大媽從中院出來喊李銘一起吃晚飯,他答應了并說了會帶一條魚去。易中海家的好意還是先接受,以后的事情以后看。
李銘準備等會吃飯閑聊的時候找易中海打聽打聽廠里的事情,吃完飯順便遛彎到后院,跟許大茂打聽下面各個公社的情況。
許大茂經常下鄉,應該比較了解情況。富裕的公社,計劃外的物資肯定更多;窮得叮當響的公社也不能放過,計劃任務會少,又因為窮,計劃外的物質還更愿意拿出來交易。
李銘隨便收拾了一下,帶上一條快兩斤的黑魚就往中院去。他沒帶糧食,易中海家肯定不缺糧。
易中海能拿10斤白面給賈家過年,給聾老太也是一袋5斤白面,還出紅紙讓三大爺寫對聯給院子里沒貼的貼上,典型富裕人家。
走到中院,李銘沒能看到秦寡婦洗衣服。
作者認真查過資料包含去外網搜,情滿電視劇沒有原著,是編劇自己寫的稿子,至于傻柱橋洞凍死什么的全是網絡編的,所謂的傻柱都是胡扯,有個掏糞工的離題太遠。這個編劇寫了很多年代劇,風格是一貫的,京城爺們可以吃虧,但是做事還得地道,跟現在主流自私自利的想法完全相反。電視劇里有出現的以電視劇為準,沒出現的,本書參考現實資料。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