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亂想,李銘腦海里轉動了許多方案。
比如辦個合作社名下的生產小組。除了眾所周知的生產合作社、供銷合作社、信用合作社。
這時候還有很多運輸合作社、消費合作社、購買合作社等服務流通領域的合作社,也還有手工業的工藝、紡織、服裝、家具、木工、五金、皮革等的手工合作社。
他之前參加救火的那個廠房就是街道下屬的電磨小組。
他前些天找的給婁曉娥辦身份的國棉一社就是街道辦下屬的一個手工合作社。
這些合作社、生產小組可以掛在街道辦或者工廠的名下,生產經營的剩余就是社員分紅。這些合作社是80年代集體經濟的主力之一。
李銘是干部身份,不合適搞這些。不然他把婁曉娥、福伯等人的名頭弄進去成立個生產小組,沒有用工指標就用真的臨時工或者讓生產隊代加工,想發家致富還是很快的。
此時社會秩序井然有序,騷操作不好搞。
他苦思冥想也沒想出比打獵更簡單更輕松的辦法。對于他而言,打獵真的是最輕松的辦法,探查一掃,獵物就找到了,而那些普通獵人90的工作是在找獵物的路上。
李銘又多想了一會他就懶得想了,向陽花那邊的溫室大棚搞起來,他應該能分到不少錢。
范家文明天要把氣槍借給他,他不去打獵都不合適。
他打上幾頭獵物賣給軋鋼廠小食堂,掙的錢也足夠那些大聰明們認為的他掙到的錢夠支持到過年。
他95號院那個簡陋的家到現在還沒有什么家具。
李銘會掙錢不會過日子的人設暫時很穩。
人設必須穩住。
這樣關于他的舉報信才少。
他把車停保衛科的小樓旁,騎上自行車回小四合院。
半道上他遇到了婁曉娥,她剛是去城東圖書館找資料。
兩人確認過眼神,眼神中都是充滿驚喜。
他扶車陪著她步行回家。
婁曉娥踩著歡快的腳步,說道“上次聽了你的建議,我給好些作者寫信了,已經收到了好幾封回信。”
“你還真寫了啊。”
“你都說了,我肯定是按你說的做。有的給我開書單的,也有給我寄的信里直接抄寫了數據的。”
這年代的人是真的樂于助人、助人為樂。
“有高人的指點,這建筑安全的文章應該比較好寫了吧。”
“好寫很多了。之前是沒頭緒,先前都是亂寫的開頭,現在是大概知道怎么寫了。”
“那份證據保存的,我也只是草擬了大綱,還沒怎么動筆寫。”
“等會吃完飯,我們一起寫稿子吧。”
李銘頓了頓才說道“行啊,不過我今天要先寫一份建造溫室大棚注意事項的稿子。”
他剛剛收獲氣運能量百縷,估計是許大茂給他貢獻的。多乎哉,不多也。這事情對許大茂的影響沒有傻柱的大。
許大茂最后就是警告寫檢查自我批評,想升官那是暫時徹底沒希望了,當然本來就希望很小。許大茂還沒有開始活動就被李銘一棍子給他打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