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一邊跟婁曉娥閑聊,另一邊掃了一下小世界里的平面玻璃數量。
他這兩天上班摸魚的時候,在小世界里好好搗鼓了一些玻璃。
溫室大棚起碼要一千多平方米的玻璃,他還得努力。
“曉娥,范家文把他的氣槍借給了我,你要不要跟我們一起去山上打獵”
“又是去打野豬嗎”
“遇到什么就打什么,用氣槍打野豬還是有點危險。保衛科聊天的時候,我聽他們說,步槍打在野豬的腦門上有時候都打不死它。”
“那向陽花大隊他們都用槍打了幾次野豬了。”
“不一樣的,向陽花的圍捕是先知道地點再張網以待,都是遠遠就準備好了的。咱們去打獵是臨時碰上,互相之間的距離就不好把控。”
“我也去的話,那你也要讓我開槍。”婁曉娥一點沒有感覺害怕。
建國才15年,生與死,這個年代的人見得多。
可能有些人不信,槍決的時候是有很多看熱鬧的人現場圍觀的,人群還一直往前擠,每次都得安排民兵等維持現場秩序攔著那些人別靠太前了。
“你還想開槍,你應該先考慮的是能不能遇到獵物。”
“有你在,肯定有收獲。”婁曉娥信心滿滿的說道。
“我記下了,下次有去的時候帶上你。你爸媽那邊的禮物幫我準備好了吧。”
“我上午去挑了一些茶葉,還挑了一些點心。”
李銘不懂就問“會不會太寒酸了點”
“其他的東西我平常都有帶過去了,連我姐那都有送一份過去。明天就我爸媽我哥嫂我姐在,不用在意那些虛禮。”
“都聽你的安排。這年月誰招搖誰倒霉。”
兩人就那么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著。
9月24日,第二天的早上。
李銘沒急著去上班,在家等著領糧票。
能讓人代領的話,他肯定是讓人幫忙領了。
有的城市就允許一個大院或者一棟樓自己安排個代表去領好幾家的票,領回去后幾家人內部再分。
不領糧票的行為又太異常,他不得不每個月都得折騰一次。
今天不錯,秦淮茹也請假在家等著領糧票。
秦淮茹的膽子越來越大,直接進東廂房找他。不過,有時候越是光明正大的接觸越能打消別人的胡亂猜忌。
靠著床頭看書的李銘頗有點意外,問道“你應該不差這兩天的糧票吧你過兩天再去糧店領也一樣啊。”
“這個月不一樣,離國慶沒幾天了,糧店會天天忙得很。周日咱們院里又要清理下水道,我就沒時間去糧店排隊。”
“請事假可是要扣錢的。”
“我月初的時候就加班了,可以頂這半天。”
“就你聰明。”能提前安排好工作家庭,李銘是真心夸獎秦淮茹。
“你在看什么書”秦淮茹看李銘手上的書有點分量。
“at犯罪對策學a方面的,也就是現在的刑事偵查學,我了解一下怎么收集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