倵漢的事情,發生在20日。
這個口號,是在22日提出來的,我們不能天真浪漫。
要說這里沒有相關性,估計沒人信。
大部分的事情都會有前因后果。
李銘也就稍稍停頓了下,繼續翻看其他文章。
軋鋼廠暫時比較團結,受到的影響比較小。
鈴鈴鈴鈴鈴鈴。
“喂,軋鋼廠保衛科。”
“李科長嗎我是張海洋啊”
李銘詢問道“你到遵化了么”
張海洋得意道“我混到了一輛順路的軍車,上午就趕到了。”
“我也找到了這里的畜牧局。制作一次黑曲霉糖化飼料要40多天,我估計我一時半會兒是學不會。”
李銘心想,路子挺野的,此時遵化還沒有通火車,從京城去一趟不是很方便。
“沒事,你把技術資料弄一份回來,我們自己再研究改進。”
張海洋怕聽錯了,復述了一遍,“只要技術資料是吧”
“沒錯,他們的技術只是用來參考的,40多天才能酦酵出來的飼料,我養豬場的豬都要餓死了。”
張海洋無事一身輕,“那我看今天有沒有順路車回京城。”
掛掉電話,李銘哼著小曲,心情大好。
青草、秸稈等發酵的豬飼料,他知道用酒曲、醋曲、醬曲等,按1:1:1搭配著發酵。
具體的過程,他就不懂了。
現在已經有成功經驗,加上京城的科研實力,他相信很快可以研究出發酵周期更短的豬飼料。
很符合偉大導師的指示,豬的飼料是容易解決的,某些青草,某些樹葉,藤葉和番薯都是飼料,不一定要精料,尤其不一定要用很多的精料。
這時期,散養豬普遍是直接吃農作物的根莖葉、青草,或多或少的會用豆粕、米糠、麥麩等搭配一起喂養。
要消耗48斤的飼料才能長出1斤的肉,達到出欄體重的時間是540天以上18個月,一年半。
青貯飼料比直接吃鮮草、干草、根莖葉等更有優勢,但也只能算是滿足牛羊豬的基本需求,營養價值還是較低,也不能喂太多了。
發酵飼料更加符合牛羊豬的適口性,營養也更為豐富,更容易消化吸收。
生豬吃進肚子里的很大部分食物都沒有吸收,當成豬糞排除了。
提高消化吸收的效率,也就是減少了浪費的食物,提高了料肉比。
使用了發酵飼料、青貯飼料等改良飼料后,加上用的豆粕、米糠、麥麩更合理,出欄時間可縮短到360天左右12個月,養豬場要是有充足的純糧供應,還可以再縮短一些時間。
料肉比增加,出欄時間縮短,兩樣都可以大幅減少養豬的成本。
發酵、青貯飼料,多了一個發酵過程的成本,需要消耗一些勞動力。
跟糧食比起來,勞動力根本不值錢,更何況縮減了180天以上的出欄時間,省下的勞動力更多。
他還準備把顆粒飼料技術引進到國內,降本增效會更明顯。
當然跟幾十年后的沒得比,幾十年后散養豬可以240天8個月出欄,又少了120天時間;規模化的先進豬種、先進飼料、先進管理,可以讓生豬的出欄時間縮短到13518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