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美滋滋的想著他的牧草種植、飼料加工、規模養豬、火腿腸生產,一條龍的產業升級。
采購三科的人正在頭疼不已。
為了表現積極,周末同樣也在上班。
采購員胡來無奈道“房山那些生產隊都說了,今年的西瓜要全部上交,不敢賣給我們。”
負責養雞的趙信看著報紙,“大興的也是這樣說的。”
“不過,他們給了我一個好消息,果品公司的人跟他們講了,今年西瓜產量估計有50的增長。”
“有這么多新增產量,不管是供應居民需求還是機關單位的采購,應該是沒問題。”
錢進所說的鄉下的采購最近經常受阻,不是錢進一個人的遭遇,是越來普遍的現象。
李雪瑤懷疑問道“真的假的我聽人說,今年的桃子產量不行,比往年少了一半呢。”
趙信頭都沒抬,“他們說的,我也不知道真假。”
1967年,市果品公司購進了392525萬公斤西瓜,市區人均接近10斤,是歷年最高的,要73年才能打破這個記錄。
錢進下著象棋也不忘搭話,“不管是真是假,反正就這樣了。”
“夏天有其他水果可以吃,不像冬天沒東西吃,大伙湊合著過唄。”
“這下將死了吧”張有祿得意一笑,“果品公司好像正在火腿腸的海淀廠區附近建設冷庫。”
錢進認栽道“您棋高一著老胡,輪到你來了。”
老對手輸了也沒有開嘲諷,胡來詢問道“那附近有西郊食品冷凍廠,會不會是食品冷凍廠在搞三期工程”
張有祿起身去倒水,“錯不了,招牌都豎起來了,跟食品冷凍廠隔了好幾百米遠。”
西郊冷庫主要是存放豬肉的,魚、蛋、水果等也有存一部分。
58年上馬,剛建好一期工程就遇到了59年,二期工程等到64年才重新開工,65年完工。
兩期一起總占地80多畝,有11座高溫庫08度,33座低溫庫,6座急凍庫,總庫容1萬8000噸。
京城還有一座大型冷庫在南苑的石榴莊,南郊冷庫有1萬3500噸庫容,是第一座大型冷庫。
這兩座冷庫就是京城所有需要冷藏保鮮的食品的保存地。
其它眾多的小冷庫只是各個單位用來臨時存放周轉食品的,庫容都不大。
錢進起身跟胡來換位置,“新建的冷庫,大不大”
張有祿估摸道“我開車路過的時候看到的,動工的面積不小,估計有西郊冷庫的四分之一左右。”
胡來擺弄著棋子,同時算著賬,“按四分之一算也才4500噸,900萬斤,只供應給城區的人也只有人均2斤多的水果。”
“一個冬天好幾個月,那么點水果還是杯水車薪。”
錢進邊翻找報紙邊說“用冷庫保存大半年,價格肯定不會很便宜,吃著怪心疼的。”
李雪瑤突然問道“小銘把火腿腸加工廠建在那里,是不是為了離西郊冷庫近”
胡來邊忙邊說“肯定的了,不然他干嘛選那么偏僻的地方。離咱們廠有20里地呢”
這確實是李銘跟陳科長去看地皮的時候,一眼相中的原因,沒有比那更合適的地方了。
除了有火車站的交通便利,他還未雨綢繆,火腿腸加工廠有可能會停電,西郊冷庫是不可能停電的。
附近的上下游兄弟單位,平常處好關系,到時候請托照應還是好說的。
陳科長回到辦公室,沒看到秦淮茹,“小秦不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