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基本工資的只有新來的女大學生辛夷。
此人小個子,長相一般,是張研究員朋友的學生,家庭較為困難。
假如分配到很遠的地方會照顧不到家里,張研究員就帶她過來當助手培養。
難得有大學生愿意來,李銘等人都是熱烈歡迎。
特別是來的是女的,周曉白覺得更有伴了,“辛夷,這個新公文包給你用。”
會議剛結束就有發福利,辛夷也不知道該不該收,“這個”
羅蕓熱心說道“你拿著嘛。我們都有,人手一個的。”
“有了這個包包,路上不容易被那些小流氓吹口哨。”
辛夷輕聲說道“那我就不客氣了。”
周曉白微笑道“不用客氣的,我們在這就是搞研究,其他事情不用去管。”
“哦,以后門口墻壁上的大字發舊了要換了,你也要幫忙寫字。”
辛夷謙虛道“我寫的字不怎么好看。”
羅蕓笑嘻嘻道“是不同的人寫的就行,連大門口的喬永寬都要寫,他每次都寫得跟鬼畫符一樣。”
周曉白解釋道“墻壁太干凈了不好,會顯得很異常。”
貌似人都很好說話,辛夷也是安心了好多,“好的。”
三女在閑聊攀談。
另一邊,李銘也在和張海洋、張研究員談事情。
李銘對張研究說道“您的研究方向還是主攻食品添加劑。”
“食物保存好了,群眾吃的食物更健康可以更少生病,國家也可以減少醫療方面的支出。”
張研究丑話說在前面,“試驗設備比較缺,我可能做不出什么成果。”
李銘安排道“以后東配殿和那邊上的房舍,全部歸食品研究室。”
“現在已經有攪拌、研磨、滅菌、培養的設備了。我還會把質譜儀、氣相色譜儀那些弄回來。”
張研究員提醒道“那些設備要的錢不少”
李銘輕松道“別人不用的設備,你們要小心點用,別給弄壞了。”
港城升級寒武紀實驗室,有些設備要淘汰了,正好拿來京城用,弄壞了找人修會比較麻煩。
“會小心著使用的。”張研究員以為李銘是從哪個單位借出來先用用的。
主要是李科長的很多東西都是借的,對于他能借到東西,大家習以為常了。
張海洋插話道“西配殿是鐘表小組,那后面的大殿呢里面放的書快送完了。”
李銘隨口打發了他,“還早著呢,還有7個省沒有成立愅委會。”
張海洋接著說道“像這兩個月的進度看,再有兩個月應該能全部成立好。”
“到時候再看了。”
李銘又問道“去生產隊調查校舍、桌椅的人都下去了么”
弟兄們很長臉,張海洋笑得很燦爛,“他們很積極,有的昨天下午就下去了,今天早上全都出發了。”
李銘滿意道“積極就好,那些數據會很有用的。”
港城的星辰公司嘩啦啦的賺錢。
鋼鐵、汽車這些產業的技術要求很高,港城缺乏本地市場和相應的技術工人,在港城搞這些產業肯定大虧特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