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顧航也沒有對瑪廷斯這么直說。
他就回應表示,戰團新血身上產生的新種子,一個都不要留,全都用于發展新的戰士。并且,顧航還會按照之前的慣例方式,通過兵牌訓練系統,篩選出來年輕的、t1級別的苗子,給他們去做植入手術。
不死鳥的基因種子植入手術成功率是相當之高的,這么些年了,一共五百例手術,也就失敗了9個而已,成功率高達98。
之所以能夠有這么高的成功率,主要兩點
第一,是不死鳥種子沒那么挑人。
第二,也是最核心的,是每個候選者,都在合適的年紀,被訓練到了t1級別。身體素質、經驗、技巧各方面全部都達標,精神意志也沒問題,只要別是接受手術的個體,自身狀況跟不死鳥種子的適配性不要低到離譜,就不太會失敗。
依靠之前新血產生的基因種子,以及顧航兌換的種子,現在不死鳥的人數上升到五百規模,已經算得上是復蘇了。
往后,顧航甚至能夠不用再給不死鳥們兌換基因種子了。畢竟,戰團的人員結構情況很特別,都是新血構成的,他們產生的五年新種子的數量,甚至比很多滿員戰團還要大,再加上超高的植入手術成功率,后面還真就不用顧航額外花種子錢了,自己不斷的生,數量就會很快的漲上去。
到這個地步,不死鳥當然談不上有多強盛,但至少看起來像是個正常的戰團。
很多長期在戰爭之中、境況不太好的星際戰士戰團,可能也就這個規模。
至于他們缺失的戰團艦隊、戰團仆役、凡人輔助軍、裝甲載具和航空載具,目前顧航還沒法子給他們一口氣全都配齊。但毫無疑問,他們接下來的行動也不會單獨以戰團規格去出戰,而是一定會和聯盟的軍隊一起。相關的戰爭需求,可以由聯盟的軍隊來和彌補。
盡管凡人駕駛的裝甲載具,效果不如一些專有的、可以給星際戰士進行特殊的神經連接的裝甲載具那么厲害的,但也是好歹先解決了有無的問題。
就算是現在顧航想要給星際戰士配備專屬裝甲載具,那也挺難的。犀牛運兵車倒是能生產,但像是掠襲者坦克是真沒得產,更別說像是無畏機甲、天啟機甲這些玩意兒了。
想要弄來,就只能靠外購。
但是外購那就太劃不來了。
要是聯盟自己生產,實際消耗的是成本價格,說白了是人員的工時,是原材料,是付給工人的糧食和生活用品雖然體現在聯盟賬面上的價格,還是用帝國標準價目來算的,預算是這么多,但實際上壓根兒沒花那么多錢。
外購的話,是實實在在要消費掉聯盟的稅幣的,一毛錢都不能少,甚至這種技術含量比較高的東西,大概率還有不小的溢價。
只能先這樣湊合著了。
20萬砸到不死鳥的身上,預計把不死鳥的數量拉升到五百后,他就不太擔心灰燼死者的問題了。
那個混沌戰幫,撐死了兩百多個星際戰士了不起。準備了大約25倍的數量,哪怕灰燼死者馬上沖到臉上搞風搞雨,顧航也有足夠的力量去應對。
如果他們來的再慢一點,晚個幾年,那他們要面對的可能是一個標準的滿員千人戰團。
到時候,顧航還真想看看種基華臉上會是什么表情。
你不是饞不死鳥的血脈嗎
一千個血脈在這里擺著呢,有本事就來拿好了。
當然了,這砸到不死鳥身上的20萬恩賜點數,還帶來了將近兩萬名t4t2級別的高級士兵。
這些人雖然是副產品,但也不能說沒有價值。照例,一部分塞到第10旅,另外一部分,則全部丟進了一些有特殊番號的部隊里,比如第1息風旅,第2屠獸旅,或者幾個骷髏師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