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動員倒不至于拉到二級,但是經濟法案可能要拉到二級程度,也就是相當于戰時經濟的模式了。
如今,聯盟還是處于標準的三級動員狀態,也就是部分動員的程度。
顧航當然是不想用這種嚴重影響聯盟發展效率的策略的。
他始終在考慮,是不是能夠有別的辦法。
那確實還是有的。
現在聯盟三百八十多億的總財政收入之中,三分之二是天馬星區的。一百億是本應繳納的帝國稅,一百三十多億是正經的財政收入。
聯盟當然還處于高速發展之中,然而,
這個發展速度,顧航還是有些不太滿意。
他不是對于聯盟政府的工作有什么不滿意。他理解,這是有現實因素的,不能不考慮客觀條件,硬求發展,那這是逼著下面的政府官員夸大、造假數據,那會是個更糟糕的情況。
他不滿意的,是方向問題。
天馬星區的九個世界,六百多億人口之中,其實相當一部分,已經進入到了相對比較富裕的狀況。別說飛翼星這個本來就發達的星球了,顧航最早發家的怒梟星,如今的人均產值都過了3,就算是最窮最窮的科羅嘉3號上,如今的人均產值也過了1。
別看這個數字,只是帝國的標準程度而已,但實際上,這得看科羅嘉3號在被聯盟統治之前是什么樣子那只有區區的06而已
科羅嘉真的是這些年聯盟經濟大發展的發動機,人口又多,經濟增速又快。
原因也很簡單,太窮了。
從一窮二白的情況下,發展到相對比較正常的水平,尤其是有外部扶持的情況下,那肯定是相對容易的。
再看看飛翼星,本來就過4的人均產值,這些年在聯盟的手里,增長肯定還是有增長的,尤其是造船業在聯盟的強刺激之下和技術加盟之下,時隔很多年又開始有了進一步的擴張增產。
然而,飛翼星,包括之前相對也比較發達的法徹斯三星,在經濟的增速上,肯定跟科羅嘉這種地方沒得比。
這些發達的星球,當然是聯盟的經濟基石沒有錯;但是,后續的經濟更進一步的增長上,想要更快的獲得更大的規模,卻不太能依靠他們。
明珠歸明珠,但也得有更多的磚石成為底座。
天馬星區內部的潛力,聯盟已經竭盡全力在挖掘了,但是,在當下這種非常時刻,目光其實也沒必要只局限于天馬星區之內。
七馬協約白簽的
聯盟可不是光吸血
肯定也會反哺的嘛